名称
拉丁名:Falcipennis falcipennis (Hartlaub, 1855)
英文名:Siberian Grouse
分类
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科名:松鸡科Tetraonidae(松鸡类Grouse)
类群:陆禽
简介
很少见的体型较大(41cm)的褐色松鸡。
分布
国内分布
可见度:很少见
国内分布:在中国仅分布于黑龙江,十分罕见。
国际分布
国际分布:在国外仅见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和勒拿河上游以东到鄂霍次克海岸、乌苏里江和萨哈林岛等地。
野外识别
整体特征
大小:较大(40-80cm),体长41cm。较大(像鸡)。
体型:像雉鸡。
颈部长度:短(短于身体厚度的一半)
尾羽长度:短(短于身体长度的一半)
腿长度:中等(露出部分短于身体厚度)
主要颜色:褐
次要颜色:白
背面颜色:褐
背纹样式:斑点、条纹
腹面颜色:褐
腹纹样式:白色斑点
腿脚颜色:灰
头部
嘴长:很短(小于头部长度)
嘴的类型:短粗而下弯(像雉类)
嘴部颜色:黑
眼睛颜色:褐
眼周颜色:红(雄)
头顶羽冠:无
头顶颜色:褐
前额颜色:褐
喉部颜色:黑
颈部颜色:褐
飞行时特征
飞行方式:不停扇动直线式(像麻雀)
翅的类型:圆形(像麻雀)
尾的类型:圆尾(像八哥)
尾下颜色:褐
尾下羽纹样式:白色斑点
停留时特征
停留姿态:身体水平
停留位置:灌丛、地面
行走时特征
行走方式:多步行
尾上颜色:褐
尾上羽纹样式:条纹
雄鸟腿上的“距”:1个
足的类型:常态足(3趾向前,1趾向后)
腿上有羽毛覆盖:是
叫声
叫声特点:单调刺耳、婉转多变、相似音节重复、哨声、尖细、低沉、洪亮。
鸣叫频率:不叫、偶尔鸣叫、不停鸣叫
叫声拼音:求偶的雄鸟发出响而粗的ka cha, ka cha声,u-u-u-rrr地啭鸣;交尾时发出圆润的koo声。
生态习性
生境
常出现的地方:森林、山地
夜间栖息的地方:树冠
夜间栖息集群:有
觅食
活动时间:白天、晨昏
食物:草、种子、果实、昆虫
觅食方式:边行走边吃、啄虫、啄食种子、啄食水果
繁殖
婚配制度:一雄多雌
繁殖生境:森林、山地
巢的类型:地面巢
筑巢材料:草、树枝、树叶、羽毛
每窝鸟卵数量:6-10
鸟卵形状:卵形(像鸡蛋,一头尖一头钝)
鸟卵颜色:褐
鸟卵颜色样式:有斑点
鸟卵大小:中等(鸡蛋大小)
孵卵方式:雌鸟孵卵
雏鸟形态:早成雏
保护状况
濒危状况
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近危NTNear Threatened
濒危状况:分布区狭窄,数量极少。
致危原因:镰翅鸡外形与榛鸡相似,易与榛鸡混淆而被捕杀。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II级
CITES附录:未列入
背景知识
镰翅鸡因其翅膀上的初级飞羽呈镰刀状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