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濒危鸟类专题

黑琴鸡-濒危鸟类 Lyrurus tetrix

2013年03月27日 06:20
黑琴鸡-中国野鸟图库
黑琴鸡分布图

名称

拉丁名:Lyrurus tetrix (Linnaeus), 1758

英文名:Black Grouse

俗名:斗鸡、黑鸡、黑雷鸡、黑野鸡、胡日、乌鸡

 

分类

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科名:松鸡科Tetraonidae(松鸡类Grouse

类群:陆禽

 

简介

较少见的体型较大(54cm)的黑色松鸡。

 

分布

 

国内分布

可见度:较少见

国内分布:分布于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尤其是阿尔山、札兰屯、乌尔其汗以西的大兴安岭林区和新疆天山山脉。

 

国际分布

国际分布:欧洲西部及北部至西伯利亚及北朝鲜。

 

野外识别

整体特征(雄性)

大小:较大(40-80cm),体长54cm

体型:像雉鸡

主要颜色:黑

次要颜色:白

背面颜色:黑

背纹样式:纯色

腹面颜色:黑

腹纹样式:纯色

腿部颜色:灰

 

头部(雄性)

嘴长:很短(小于头部长度)

嘴的类型:短粗而下弯(像雉类)

嘴部颜色:黑

眼睛颜色:褐

眼周颜色:红

头顶羽冠:无

头顶颜色:黑

前额颜色:黑

喉部颜色:蓝

颈部颜色:蓝

 

飞行时特征(雄性)

飞行方式:不停扇动直线式(像麻雀)

翅的类型:圆形(像麻雀)

尾的类型:叉尾(像燕子)

尾下颜色:白

尾下羽纹样式:纯色

停留时特征(雄性)

停留姿态:身体水平

停留位置:灌丛、地面

尾部动作:抬高尾羽、与身体平行

行走时特征(雄性)

行走方式:多步行

尾上颜色:黑

尾上羽纹样式:纯色

足的类型:常态足(3趾向前,1趾向后)

足上有羽毛覆盖:是

 

叫声

叫声特点:相似音节重复、洪亮。

叫声拼音:gurururu

鸣叫频率:偶尔鸣叫

 

生态习性

生境

常出现的地方:森林

夜间栖息的地方:树冠

夜间栖息集群:有

 

 

觅食

活动时间:白天

食物:草、种子、果实、昆虫

觅食方式:边行走边吃

 

繁殖

婚配制度:一雄多雌

繁殖生境:森林

巢的类型:地面巢

筑巢材料:草、树叶、羽毛

每窝鸟卵数量:8~10

鸟卵形状:卵形(像鸡蛋,一头尖一头钝)

鸟卵颜色:淡红色

鸟卵颜色样式:有斑点

鸟卵大小:中等(鸡蛋大小)

孵卵方式:雌鸟孵卵

孵化时间:中等(19-25天)

雏鸟形态:早成雏

性成熟年龄:1

 

迁徙

该种类为留鸟。

保护状况

濒危状况

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无危LCLeast Concern

红皮书中的濒危等级:易危(V

濒危状况:数量稀少。

致危原因:乱捕乱猎。

天敌:生活在森林中的食肉兽和猛禽,例如黄鼬、艾虎、狐及金雕、苍鹰、隼等。

 

保护等级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II

CITES附录:未列入

 

背景知识

黑琴鸡繁殖期的行为非常有趣。每到繁殖季节,原来在一起活动的鸟群便散开了。在交配前,数只雄鸟聚集于雌鸟前作优雅的求偶炫耀,表演“跑圈”。交配的地点一般在森林的边缘,或林间空地,有时也在离森林较近的草地。早晚都可以观察到求偶炫耀活动,而黎明时较多。几只或十几只雄鸟飞到交配地点后,先发出高吭的叫声——这是雄鸟只有在繁殖季节才发出的声音。同时,尾羽垂直向上展开呈扇状,黑色的尾羽衬托出白色尾下覆羽;翅膀下垂,头颈下俯靠近地面,直冲前跑;有时左右摆动头部,不时地跳起来与其他雄鸟搏斗。由于互相追逐时跑成一圈,俗称“跑圈”。跑圈时雄鸟“咕噜噜、咕噜噜、咕噜噜”地叫,并由口内吐出白沫。雌鸟时而跟随其后,发出“沙-之声,并将尾往下扣,尾尖拖地,挺胸前进,并啄食雄鸟吐出的白沫。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