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库

福建纹胸鮡 Glyptothrax fukiensis

标本信息

  • 平台号

    2163C0001400000125

  • 标本号

    2101--3

  • 标本馆

    QTPMB

  • 国家

    中国

  • 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

  • 采集地

    四川省

  • 产地1

    SC

  • 采集人

    武云飞

  • 保藏状况

    完整

  • 共享方式

    合作研究共享

  • 标本属性

    普通

  • 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

  • 标识符

    CSTR:19715.10.2163C0001400000125

  • 物种名

    福建纹胸鮡

  • 拉丁名

    Glyptothrax fukiensi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鱼纲 Pisces

  •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 鲤科 Cyprin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9225

  • 描述

    鳍条II—6;臀鳍条i2一iv—7—9;胸鳍条I—7—8;腹鳍条i—5;尾鳍条17。鳃耙5—9。脊椎骨34—36。体长为体高的3.6—5.3倍,为头长的3.2-4.5倍,为尾柄长的4.8—7.0倍,为尾柄高的7.3—12.2倍。头长为吻长的2.0—2.5倍,为眼间距的3.2—5.0倍.为眼径的7.3—11.6倍,为口裂宽的2.0—2.9倍,为头高的1.1—1.6倍,为头宽的1.0—1.4倍,为背结刺长的1.4—2.2倍,为胸鳍刺长的1.3一l.9倍,为尾柄长的1.2—1.9倍,为尾柄高的1.8—3.3倍。头宽为头高的o9—1.5倍。眼间距为眼径的1.6—2.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3——2.2倍。胸吸着器长为宽的o.9—1.5倍。上枕骨棘长为其基部宽的2.3—4.3倍。体略粗短,背缘隆起,腹缘略圆凸,头后体侧扁。头略大,纵扁,背面被厚皮肤。吻扁钝。眼小,背侧位,位于头的后半部。口裂小,下位,横裂;下颌前缘横直;上颌齿带小,新月形,口闭合时齿带前部显露。鼻须后伸达其基至眼前缘的2/3处或达眼中部;颌须伸达胸鳍基中部或更后;外侧(亥页)须达胸鳍起点或更后;内侧(亥页)须达胸吸着器前部。匙骨后突一般较为明显,部分裸出。第五脊椎横突远端与体侧皮肤连接。沿背中线髓棘远端一般不可外见。复合脊椎的腹突远端游离,两侧骨囊腔面完全开放。皮肤表面被疏密不等的细颗粒。侧线完全。胸吸着器一般不很发达,后部纹路有点状或片状的过渡区,后中部有一无纹区,后端开放。背鳍高小于其下体高,起点距吻端较距脂鳍起点为远;背鳍刺粗壮,包被皮肤,后缘具微锯齿。项背骨明显,形状介于马鞍形和三角形之间,包被皮肤,其前突不与上枕骨棘相触。脂鳍较大,后缘游离,基长一般大于其起点至背掐基后端的距离。臀鳍起点位于脂鳍起点垂直下方或稍后,鳍条后伸达或略过脂鳍后绿垂直下方。胸鳍长小于头长,刺强,包被皮肤,后缘具7一14枚锯齿。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垂直下方之后,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远,绍条后伸达到或不达臀鳍起点。尾鳍长小于头长,深分叉,中央最短鳍条长约为最长鳍条长的1/2,末端略圆,上、下叶等长或下叶略长。偶鳍不分枝结条腹面无羽状皱褶。体黄色或黑灰色,腹面淡黄或灰色;体在背鳍、脂鳍下方及尾鳍基各有一横向深色大斑或宽带,偶有个体的背面及侧面散布有黑色斑点。各结黄色,基部黑灰,中部有一深浅不等的黑灰色横向斑块或条带。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