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库

斑头雁 Anser idicus

标本信息

  • 平台号

    2163C0001200009213

  • 标本号

    08562

  • 标本馆

    QTPMB

  • 国家

    中国

  • 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

  • 采集地

    青海省

  • 产地1

    QH

  • 保藏状况

    完整

  • 共享方式

    合作研究共享

  • 标本属性

    普通

  • 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

  • 标识符

    CSTR:19715.10.2163C0001200009213

  • 物种名

    斑头雁

  • 拉丁名

    Anser idicu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鸟纲 Aves

  • 雁形目 Anseriformes

  • 鸭科 Anat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3114

  • 描述

    冼耀华:1979: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小型雁类。通体大都灰褐色,后颈暗褐色,喉及颈侧白色,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嘴、脚黄色。 形态 雄性成鸟:头顶污白色,各羽边缘棕黄色,在额、眼先、颊部的棕黄色较深;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一在后头呈马蹄铁形,从一侧眼的后方伸至另一侧眼的后方,另一条较短,横贯枕部;后颈暗褐色,颈的两侧白色,各形成一条纵纹;背部淡灰褐色,各羽的端缘沾棕,形成鳞状斑;翅上覆羽与背部同色,外侧初级飞羽灰色,先端黑,内侧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转为黑色,内侧次级飞羽灰褐色:腰侧及最长的尾上覆羽转为白色,尾羽灰褐色,除中央尾羽外,各羽先端白色,外侧尾羽的边缘稍沾棕色。颏及喉均污白色,颏部稍沾棕黄色;前颈暗褐色,羽缘渲染泥黄色,至胸部逐渐变为灰色;上腹淡灰,各羽具不明显的淡色羽缘;下腹及尾下覆羽污白色;胁羽暗灰,具暗栗色宽阔羽端斑;腿羽灰白色,部分羽缘黄色。 雌性成鸟和雄鸟相似,但体较小。 幼鸟:头顶污黑,不具横斑,颈灰褐色,而杂以白色,两侧无白色条纹;翅上覆羽和飞 羽的羽色似成鸟;胸、腹灰白色;两胁淡灰,胁羽无暗栗色羽端斑。 雏鸟:刚孵出的雏鸟,全身披黄绿色绒羽,由后头至尾部有一个锚形灰绿色块斑,嘴的先端具一白色的破卵齿。 虹膜暗棕色;嘴橙黄色,嘴甲黑色;脚和趾橙黄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5) 2,510-3,000 710-850 46.5-52 442-480 114-138 69-80 ♀♀ (5) 2,070-2,700 670-730 42-46 398-440 116-140 60.5-69 冼耀华:1979:生物学描述 生态 根据在青海省青海湖地区的观察,它是我国西部高山湖泊地区的夏候鸟,最早迁来的时间是3月20日(1960年),这时湖区气温已逐渐转暖,白天气温约在—2℃—0℃左右。迁徙时多20—30个排成“人”字形,飞得很高。鸣声嘹亮,且鸣且飞,略似“hang-hang-hang…”,富于音韵。最初迁到湖区时,多成小群,栖息于湖滨草摊上,或游泳于已经解冻的浅水中。性机警,见人就互相鸣叫,并立即行走到离人较远的地方,常与人保持着150—200米的距离,如果人再接近,则成群飞向湖中未溶化的冰块上。3月底,湖区雁群数量大增,这时能见到70—80只以至百余只的雁群,聚集在湖中冰块上,但有少数仍停留于湖滨草滩上,可能是迁来较晚的雁群。飞行中的雁群,若要停落在水面或草滩上时,它们多成群向着地面旋翔一、二圈后才降落下来。在冰上群集的雁群,经过几天后,就向岛屿上分散,并互配成对;这时雁群中出现配偶前追逐动作,雄雁在空中打转,并追逐雌鸟。到4月5日,冰上雁群已变得稀少,但尚见有少数孤雁追寻配偶(图19:1,2)。 斑头雁的交配是在水中进行的。最初雄雁在水中围绕着雌雁游泳,并上下不断地摆动它的头,以后游向雌雁身旁,发出轻微的“gag-gag…”声,不时地把头伸入水中,到雌 雁发出相应的反应后,雄雁就爬上雌雁的背上,用嘴咬着它颈部的羽毛,搧动双翅,进行交配。交配完毕后,共同戏游于水中(图19:4,5)。 交配后的斑头雁,就开始选择筑巢地点。营巢活动最早开始于4月上旬,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最晚见于6月23日,可能是因巢受破坏后而进行第二次营巢。营巢活动以雌鸟为主,雄鸟只起保护和协助作用。开始营巢时,雄鸟和雌鸟共同把筑巢材料如草茎、草 叶、干燥的藻类碎块等物,衔至选好的地点,然后雌鸟卧在地上,以身体为中心,两脚不断地向后挖掘,使地面形成一个小圆坑,再铺上枯草茎、叶及干燥的藻类碎块,这时雄鸟继续寻找筑巢材料,供雌鸟使用。一直到产下第一个卵后,雌鸟才开始从腹部拔下绒羽,铺在窝内。该地斑头雁的巢区,密度很大,50平方米的面积内,有巢15个,整个青海湖鸟岛在1960年繁殖季节,共有750多个鸟巢。在札陵湖的海心岛上,据1960年统计,共有雁巢172个,巢的间距0.3米,可见巢的密度是很高的。 它们的护巢本能很显著,如他雁入侵,立即伸长颈部,呈“S”形,作出格斗的恣态,不使人侵者靠近(图19; 3)。 巢呈盘状,略高出地面。大小(10个)平均为:外径352(280—500),内径195(170—240),高47.5(20—95),窝深93(60—100)毫米。 斑头雁约在4月中旬开始产卵,这时气温为2℃,水温为2—4℃。产卵的迟早,似和迁来时间的早晚及营巢的先后有关,通常在营巢后10—12天开始产卵。卵呈卵圆形,纯 白色,经孵化后转为污白色。卵的大小50枚平均为:82.7(77.5—88.4) × 55.3(52.7—59)毫米;卵重为136(120—165)克。每窝卵数2—8枚,少数有10枚以上的,通常以4—6枚为最多。在产卵期中,雌雁每隔一天产卵一枚,整窝卵全部产出,需时4—16天。产卵时间,约在清晨2时前后产出。在产卵期中,如果它的巢受人或其他天敌破坏,雌雁就立即弃巢,并用枯枝及土等物将卵掩盖,如果还在繁殖期中,它们就重新开始筑巢和产卵。 从产下第一个卵后,斑头雁就开始孵卵,孵卵完全由雌鸟担任。这时雄鸟多在巢的附近或巢旁守望,有时把头插入翅下,单脚站立休息。孵卵期中,雌鸟不时在巢中翻卵,或 更换孵卵方向,一天内达七次之多。在翻卵时,常将死卵推出巢外。在孵卵期中,雌鸟多在清晨取食,离巢前先用羽毛将卵掩盖好,然后和雄鸟一起飞到湖滨水草丰茂的地方取食。它们的食物,多为禾本科及莎草科的青草、豆科植物种子,有时也兼吃贝壳类软体动物及其他小动物。在越冬地,它们也为害农田的越冬作物。雌鸟离巢取食的时间,经常不超过2小时,就回巢继续孵卵,雄鸟取食时间稍长。卵经孵29天后,即孵出雏鸟。据1960年观察,青海湖地区最早发现雏鸟的日期是5月22日,到6月上旬,就大量孵出。雏鸟出壳前,先在卵的中部顶开一个小孔,卵壳从中分裂为二。出壳顺序,大都和产卵的先后一致,有时前三个卵可在同一天孵出,最早孵出的雏鸟和最后出壳的雏鸟相隔时间不超过36小时,通常在24小时内全窝孵出。 刚孵出的雏鸟,体重65—75克。身上绒羽干燥后,就能独立活动,但还需在亲鸟的翼下保暖。2—3天后,才由母雁带领外出觅食;开始时,先由母雁啄吃青草等物,引导雏鸟取食。雏鸟除吃青草外,也嗜食妈蚁和草地上的小形昆虫。它们每天出巢取食约5次,但在气温较高时,取食次数就较多。5月下旬孵出的雏鸟经34小时后才能下水游泳,这时水温为4.6—10.7℃,气温为4—9℃; 6月中旬孵出的雏鸟,12小时后就可以下水游泳、这时水温为10-16℃、气温为10—12℃。游泳时间较长时,亲鸟就张开双翅,使雏鸟登上它的背部。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雏鸟最初生长很慢;15天后,它的体重才逐渐增加;发育至50 天后,体重直线上升,每天增重33—37克;至68天,体重达780克。在自然条件下,它们发育得很快。我们于1960年8月9日。捕捉到15个幼雁,按一般孵出时间(5月底6月初)推算,约65至75日龄,但体重已达1,750—2,500克。 发育15天后的雏鸟,体色逐渐变淡,从黄绿色变为枯黄色,后头及背部的灰绿色锚形 块斑,也在扩大,变成暗褐色块斑。孵出37天后,肩羽开始长出,尾羽已出现白色针状羽端;40天后,初级飞羽开始长出;43天后次级飞羽出现,尾羽开始从针状羽端的基部长出正羽,这时头部羽毛变成黑褐色,腹部和背部还披着绒羽;70天后,整个鸟体均长出正羽。 斑头雁换羽,约于7月中旬开始,这时它们集中在水草茂盛而人迹罕至的湖弯;换羽都从脱换飞羽开始,因而失去飞翔能力;遇敌害时,大都走人湖中并游向远处。接着脱换 翅上覆羽和翅下覆羽,然后才换体羽。8月初飞羽开始长出,8月19日飞羽还没有完全成长;9月1日我们发现第一批斑头雁开始迁飞,因此,整个换羽期约一个多月。斑头雁迁飞,在下午6时左右开始,整个晚上均在进行,直到10月中旬才告结束。 冼耀华:1979:经济意义 斑头雁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较为常见的特产种。青海、西藏的许多地区都曾驯养过大批斑头雁,是一种易于驯养的雁类。由于它的形态优美,而在一般地方又极罕见,因而很早就被各地动物园饲养展出,以供观赏。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