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库

斑羚 Naemorhedus caudatus

标本信息

  • 平台号

    2163C0001100005487

  • 标本号

    0005765

  • 标本馆

    QTPMB

  • 国家

    中国

  • 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

  • 采集地

    西藏自治区

  • 产地1

    XZ

  • 保藏状况

    完整

  • 共享方式

    合作研究共享

  • 标本属性

    普通

  • 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

  • 标识符

    CSTR:19715.10.2163C0001100005487

  • 物种名

    斑羚

  • 拉丁名

    Naemorhedus caudatu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哺乳纲 Mammalia

  • 偶蹄目 Artiodactyla

  • 牛科

  • 资源编码

    21131111178

  • 描述

    维基百科 斑羚(Naemorhedus goral)是栖息在喜玛拉雅山细小、毛发粗糙及圆角的斑羚属。 外观[编辑] 斑羚长95-130厘米,重35-42公斤。它们是灰色或灰褐色的,脚呈黄褐色,喉咙较为淡色,沿脊骨有一道深色斑纹。雄羚颈上有短的鬃毛。雄羚及雌羚的角都是向后弯曲的,可长达18厘米。 生态及分布[编辑] 斑羚分布在喜玛拉雅山及兴都库什山脉的森林,介乎海拔1000-4000米。它们一群一般会占有约100公顷的地盘。 斑羚的寿命约14-15年。每胎约产一子,妊娠期为170-218天。幼羚7-8个月大就会断奶,3岁就达至性成熟。 斑羚的群族约有4-12头,有时会一对的生活,较年老的雄羚则有时会独居的。它们是暮晨活动的,在早上或晚上最为活跃。吃过早餐后,它们会喝水及整日在岩边休息。它们吃叶子及植物的其他柔软部份,如草。[2] 斑羚非常灵活及奔跑得很快,其毛色可以成为一种伪装。它们若受到威胁时,会发出嘶嘶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它们列为近危。[1]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