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库

矛尾刺鰕虎鱼 Acanthogobius hasta

标本信息

  • 平台号

    2162C0001400015957

  • 标本号

    05112702

  • 标本馆

    LZU

  • 国家

    中国

  • 单位

    兰州大学标本馆

  • 采集地

    山东省

  • 产地1

    SD

  • 保藏状况

    完整

  • 共享方式

    合作研究共享

  • 标本属性

    普通

  • 单位

    兰州大学标本馆

  • 标识符

    CSTR:19715.10.2162C0001400015957

  • 物种名

    矛尾刺鰕虎鱼

  • 拉丁名

    Acanthogobius hast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鱼纲 Pisces

  • 鲈形目 Perciforemes

  • 虾虎鱼科 Gobi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9390

  • 描述

    背鳍Ⅷ,2l~22;臀鳍19~20;胸鳍21~23;腹鳍I-5。纵列鳞45~50;横列鳞14。体颇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渐细,体长为体高6.5~8.4倍,为头长4~5倍。头大,长而稍扁,头长为吻长3~3.6倍,为眼径7~8.5倍。吻中长,圆钝。眼小,上侧位;眼间隔平坦,稍大于眼径。口宽大,斜裂,下头稍突出,上颌骨后延伸达眼之中部下方。舌宽圆,舌端游离。口腔白色。牙细尖,上下颌各具牙2行,外行牙较大,犬牙状,弯向内方;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鼻孔2个,具一短管,前鼻孔近吻端,后鼻孔近眼,颊部常具短小触须3对,有时4对。鳃孔大,延向前方,峡部狭窄,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假鳃存在。鳃耙细长,3+9~11。体被圆鳞,后部较大;颊部、鳃盖及项部均被小圆鳞。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始于胸鳍基底上方,具8鳍棘,鳍棘较短,平放时不伸达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具21~22鳍条,后部鳍条较长,平放时几达尾基。臀鳍基底长,具19~20鳍条,始于第二背鳍第四鳍条下方,平放时不伸达尾基。胸鳍宽圆,等于或稍短于头长,不伸达肛门。腹鳍愈合,圆盘状。尾鳍尖长,大于头长。体腔中大,腹膜淡黑色。肝中大,单叶,位于体腔腹面前半部。消化管作二次弯曲,小于体长。鳔小,长圆形,伸达体腔后半部。体黄褐色,背面、吻部、眼间隔、颊部及项部均具不规则暗色斑纹;第一背鳍第5~8鳍棘间具一大黑斑;第二背鳍具暗褐色斑点3~4纵行;尾鳍具暗色斑纹4~5横行;臀鳍后半部灰色;胸鳍灰色,具睛色斑纹;腹鳍淡色。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