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库

赭红尾鸲 Phoenicurus ochruros

标本信息

  • 平台号

    2162C0001200005050

  • 标本号

    824318

  • 标本馆

    LZU

  • 国家

    中国

  • 单位

    兰州大学标本馆

  • 采集地

    甘肃省

  • 产地1

    GS

  • 采集人

    王香亭

  • 保藏状况

    完整

  • 共享方式

    合作研究共享

  • 标本属性

    普通

  • 单位

    兰州大学标本馆

  • 标识符

    CSTR:19715.10.2162C0001200005050

  • 物种名

    赭红尾鸲

  • 拉丁名

    Phoenicurus ochruro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鸟纲 Aves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鸫科 Turd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3172

  • 描述

    龙泽虞:1995: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雄鸟前额、脸侧、颏至胸部均为黑色,头顶和背部灰色或黑色;翅褐色;尾上覆羽、腹部、尾下覆羽及尾羽均为棕色;中央尾羽褐色。雌鸟上体和两翅淡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羽棕色,但较雄鸟色浅,中央尾羽褐色;下体浅棕褐色。 形态 (据 Phoenicurus ochruros phoenicuroides 亚种,采自新疆) 雄性成鸟:头顶、头侧、颈部及背部暗灰色;翅上覆羽黑灰色,大覆羽和飞羽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羽毛棕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喉和胸部黑色,下体余部和尾下覆羽棕色。 雌性成鸟:上体浅棕褐色略沾灰,前额与眼环羽色浅淡;飞羽浅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羽淡棕色,中央尾羽淡褐色;下体浅棕褐色带灰;颏至胸部羽色较暗,腹部色淡沾棕;尾下覆羽浅桔棕褐色。 虹膜暗褐色;嘴和跗蹠黑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18) 16.9 145.1 11.32 83.1 59.5 24.2 (14—21) (10—12) (81—85) (57—65) (22—25) (127—165) ♀♀(8) 17—24 130—152 10—12 75—84 56—67 22—25 龙泽虞 : 1995:生物学描述 生态 栖息于海拔3 000米以上的灌丛、坡地多石的草甸草原、山地针叶林下层的乱草堆,或河谷、河漫滩灌丛间。这种鸲单独或成对活动;兼食动植物,动物性食物以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昆虫为主;植物性食物则以各种野生树的种子为主。 据中国科学院西藏科学考察队(1974),7月5日在聂拉木采到一只雄鸟正在巢内哺 育4只幼鸟。 6—7月间营巢于山坡石堆或河堤、路基石缝中,外层由草根和草茎构成,内铺羽毛。两个巢的量度为:外径170、l40,内径 85、90,高85、60,深55、70毫米;每巢3雏,7月9日雏鸟尚未离巢。 李德浩等于1979年8月5日在扎达采得一巢,筑在黑刺灌丛中。卵4枚,呈天蓝色,钝端具稀疏的黑褐粉点,卵重6克,大小为2l×15毫米。巢宽98,内径 60,高 50,深 30毫米(郑作新等,1983)。 龙泽虞:1995:分类讨论 亚种分化 据Vaurie(1959),本种分化为7个亚种;但 Ripley(in Mayr etPaynter,l964)却将P.o.aterrimus作为P.o.gibraltariensis的同物异名,又将P.a.xerophilus作为P.o.rufiventris的同物异名,因此本种只有5个亚种,其中见于中国的仅2个亚种。郑作新(1976)将P.o.xerophilus作为一个独立的亚种,因此分布于我国的计有3个亚种。 亚 种 检 索 1.上体黑色或灰色……………………………………………………………………2 上体棕褐色…………………………………………………………………………3 2.头顶及上背灰色,体色较淡;体形较小,翅长83.1(81—85)毫米,尾长59.5(57—65)毫米…………………………北疆亚种 P.o.phoenicuroides ♂(73) 头顶及上背黑色,体色较暗;体形较大,翅长87.3(85—88)毫米,尾长68.5(64—70)毫米…………………………普通亚种 P.o.rufiventris♂(74) 体色介于以上两个亚种之间…………………南疆亚种 P.o.xerophilus♂(74) 3.上体浅棕褐色略沾灰,下体羽色较淡略沾灰………………北疆亚种P.o.phoenicuroides♀(73) 上体浅棕褐色,下体羽色较暗沾棕……………普通亚种P.o.rufiventris♀(74) 体色介于以上两个亚种之间……………………南疆亚种 P.o.xerophilus♀(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