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郑宝赉:1982: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头顶黑色;眼先和头侧近白;上体不极蓝;下体中央浅棕黄至棕黄色;体侧及尾下覆羽栗色。
形态(据西南亚种)
雄性成鸟:额、头顶、枕以及下颈两侧辉黑;上体石板蓝;腰和尾上覆羽浅淡;中央尾羽与上体同色,余尾羽均黑,除外侧1—2对外,概具石板蓝端斑;外侧第三对尾羽内侧羽片具微小白色次端斑,向外两对渐形大,最外一对尾羽外侧羽片中央亦白,或缀以灰蓝色;翅暗褐;内侧飞羽具石板蓝外缘;眼先、眼上方、头侧、颏以及喉部概棕白色;胸和腹部中央转呈浅棕黄至棕黄色;腹侧、胁、尾下覆羽皆栗;翅下覆羽黑色。
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
虹膜赭褐至暗褐色;上嘴褐黑,下嘴略浅,基部角白色;跗蹠角褐色。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 (2) —,13 —,126 16,16 72.5,73 42.5,42.5 19,19
♀♀ (2) 10,14 105,117 14.5,15.5 69.5,74 38.5,44.5 18,19
郑宝赉:1982:分类讨论
分类讨论 白脸与黑头羽色颇相似,易于混淆。在体型上,白脸稍大于黑头。在羽色上,白脸眼先近白,非污黑(图7):下体两侧栗色,而非如黑头体侧与下体同色可资鉴别。
亚种分化 本种共分化为2个亚种,分布在我国以西的指名亚种下体中央白色,体型稍大;见于国内的白脸胸和腹部中央棕黄色,体型小些。
郑宝赉:1982:生境与习性
白脸栖息在针叶林,和其它类一样,喜在树干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