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库

中华刺鳅 Mastacembelus sinensis

标本信息

  • 平台号

    2141C0001400002922

  • 标本号

    4870010

  • 标本馆

    HNU

  • 国家

    中国

  • 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 保藏状况

    完整

  • 共享方式

    合作研究共享

  • 标本属性

    普通

  • 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 标识符

    CSTR:19715.10.2141C0001400002922

  • 物种名

    中华刺鳅

  • 拉丁名

    Mastacembelus sinensi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鱼纲 Pisces

  • 鲈形目 Perciforemes

  • 刺鳅科 Mastacembel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9397

  • 描述

    体细长而呈圆柱状,头部膨大,颊部隆起。吻短而扁平;口开于吻端,斜裂;上下颌均具齿。眼甚小,隐于皮下。鳃裂在腹侧,左右鳃膜愈合。没有胸鳍与腹鳍;背鳍与臀鳍也都退化成皮褶,而与尾鳍相连。体裸露无鳞片,富黏液;侧线完全,沿体侧中央直走。体背为黄褐色,腹部颜色较淡,全身有不规则黑斑纹。棘鳅中国南北流域,分布广泛,又称为刀鳅,贪吃,垂钓时极易上钩。本种原系台北、是各地各沟渠、池沼间非常普遍的小鱼。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KIZ)鱼类标本库和西南林业大学(SWFC)。腹纹刺鳅与三叶刺鳅、大刺鳅的区别在于:背鳍、臀鳍与尾鳍基部大部愈合,但具缺刻相区分;体侧前部具4~5条褐色纵条纹,最下1条常断续,全部纵纹至肛门前方渐成网格交叉或断续;腹面亦具1条明显褐色纵纹,有时分歧形成小网格。三叶刺鳅区别于腹纹刺鳅及大刺鳅的主要特征包括:背鳍条、臀鳍条和尾鳍条数目均少;背鳍、臀鳍与尾鳍仅在基部相连,在端部分开,能明显区分;除背部的黑色大斑块外,体无六角状环纹或锯齿状纹,腹面亦无斑纹;头长为头宽3.5倍以下,为吻长2.8倍以下。云斑刺鳅以下面组合特征区别于三叶刺鳅和腹纹刺鳅:背鳍条,臀鳍条数目均少,尾鳍条数目相对较多;背鳍、臀鳍与尾鳍仅基部愈合;体侧具云状斑,背部具14~15个褐色斑块,腹面无纵纹或网眼斑;头长为头宽4.0倍以上,为吻长3倍以上。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