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库

谢氏齿琵甲 Itagonia semenovi

标本信息

  • 平台号

    2113C0001600142001

  • 标本号

    128611

  • 标本馆

    HBU

  • 国家

    中国

  • 单位

    河北大学标本馆

  • 采集地

    青海省

  • 产地1

    QH

  • 采集人

    任国栋

  • 保藏状况

    良好

  • 共享方式

    合作研究共享

  • 标本属性

    普通

  • 单位

    河北大学标本馆

  • 标识符

    CSTR:19715.10.2113C0001600142001

  • 物种名

    谢氏齿琵甲

  • 拉丁名

    Itagonia semenovi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昆虫纲 Insecta

  • 鞘翅目 Coleoptera

  • 拟步甲科 Tenebrioidae

  • 资源编码

    21131567198

  • 描述

    ♂:体卵圆形,黑色。背面无光泽,腹面和腿节略具光泽,触角和跗节略棕红色。 上唇近椭圆形,前缘中部略凹;唇基前缘近于直,两侧斜至额唇基沟;复眼侧缘为头部最宽处;后颊收缩不强烈;额唇基沟浅被密集粗糙刻点;颏半圆形。触角向后达到前胸背板基部1/4,第2-11节的长(宽)比为:5.0(5.5),12.0(5.0),5.0(5.0),5.0(5.0),5.0(5.5),6.0(6.5),6.0(7.0),6.0(7.0),6.0(7.0),8.0(7.0);第3节最长,第4-7节形状相似,被稀疏长毛,第8节长椭圆形,第9、10节球形,端节尖卵形,端部4节前半部被金黄色细毛。 前胸背板横宽,宽大于长1.2倍,中间最宽,约宽于头2.0倍;前缘微凹,无饰边;侧缘圆弧形,饰边极细且不明显,内侧无宽边;前缘、最宽处和基部相对宽度比为:2.6: 5.0: 4.4;基部直;前角近圆弧形,后角钝角形;盘区显著而均匀地隆起,被细小稠密细刻点,中央无纵痕和凹陷。前胸侧板被粗纵皱纹。前胸腹突中沟不明显,向后近于垂直降落,腹面具瘤突。 鞘翅近椭圆形,长大于宽1.4倍,前1/3处最宽,为前胸背板宽的1.3倍;翅面均匀隆起,布囊状细皱纹,侧缘向下平缓弯曲,背面观几乎可见整个侧缘线,向后近于垂直地降落。假缘折光滑,被杂乱皱纹。腹板基部4节被横皱,肛节具刻点,微棕红色。 腿节粗壮,端部呈棒状变宽,尤以前足明显;前足腿节下侧端部具1锐齿,胫节端部近平行,内端距粗指状,外端距不明显;中足胫节基部略弯,向端部均匀变宽;后足胫节直,由基部向端部变宽;中、后足内端距长于外端距约1倍;前足第1-2跗节腹面具黄色毛刷;中足跗节端部具毛束;腿、胫节的相对长(宽)比为:腿节7.2(3.0),8.3(2.0),9.4(2.0),胫节7.2(1.2),6.9(1.2),9.2(1.4);后足第1-4跗节的相对长(宽)比为:2.4(0.7),1.4(0.6),1.1(0.6),1.8(0.6)。 阳茎长2.3 mm,宽0.6 mm,基板长于基侧突1.5倍,基侧突均匀收缩,端部薄而内弯,长大于宽2.6倍。 ♀:较♂宽大,鞘翅由中部向前较强烈收缩。 体长:♂11.5-12.5 mm,♀6.5-7.0 mm;宽:♂13.5-14.5 mm,♀7.0-8.5 mm。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