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库

大头狗母鱼 Trachinocephalus myops

标本信息

  • 平台号

    2111C0002400018112

  • 标本号

    37386

  • 标本馆

    IOZ

  • 国家

    中国

  • 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 采集地

    海南省

  • 产地1

    HAN

  • 保藏状况

    完整

  • 共享方式

    合作研究共享

  • 标本属性

    普通

  • 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 标识符

    CSTR:19715.10.2111C0002400018112

  • 物种名

    大头狗母鱼

  • 拉丁名

    Trachinocephalus myop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鱼纲 Pisces

  • 灯笼鱼目 Myctophiformes

  • 狗母鱼科 Synod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9182

  • 描述

    大头狗母鱼俗名:公奎龙、海乌狮、沙头棍,属狗母鱼科、大头狗母鱼属Trachinocephalus。体延长,呈圆筒状。体被小圆鳞,两侧各有3条蓝色横线。头大且嘴 大吻短,眼位于头部前端。腹鳍内侧的软骨要比外侧长许多。体长35厘米。分布在世界温带一热带的海域。生活在100米水深的海底的泥沙地,尤其是20米水深的泥沙底居多。白天潜伏在砂底中。产卵期为每年9~10月。国内分布于南海、东海;国外分布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中、西部。中型海产鱼类。一般体长150-250毫米,体重200-500克。体延长。头大。吻短。眼中等大,位高,前后缘有狭长的脂眼碱。口大。上下颌、腭骨和舌有尖锐齿带。犁骨无齿。体被圆鳞。背鳍位于腹鳍基部的后上方。脂鳍位于臀鳍基底后部的上方。胸鳍小。腹鳍条8,内侧鳍条长于外侧鳍条。尾鳍深又状。头背部有红色网状花纹,沿体侧有12-13条灰色纵纹和3-4条黄色细纹相间。生活在暖温性近海的底层,尤喜在沙泥底质处活动。1-2龄鱼达性成熟。每年1-3月为产卵期。肉食性,以甲壳类、头足类、鱼类等为食。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