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库

栗鸮华南亚种 Phodilus badius

标本信息

  • 平台号

    2111C0002200003106

  • 标本号

    33923

  • 标本馆

    IOZ

  • 国家

    中国

  • 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 采集地

    云南省

  • 产地1

    YN

  • 保藏状况

    完整

  • 共享方式

    合作研究共享

  • 标本属性

    普通

  • 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 标识符

    CSTR:19715.10.2111C0002200003106

  • 物种名

    栗鸮华南亚种

  • 拉丁名

    Phodilus badiu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鸟纲 Aves

  • 鸮形目 Strigiformes

  • 草鸮科 Tyton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3140

  • 描述

    冼耀华:1991: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外形和仓鸮相似,但稍细小,体长约290毫米;头大,两侧有短羽簇突出,面盘浅葡萄红色,而被有黑色及栗色先端的翎毛围绕,上体栗红,有黑色及白色小斑点;尾短栗色而有黑色横斑;下体浅葡萄红色,亦具暗栗色小圆点。 形态 (据P. b. saturatus,标本采自西双版纳) 成鸟 额、面盘、颏及喉浅葡萄红色,眼先及内侧眼缘深栗色;自颈侧下至胸部围以一道白色而杂以褐色和栗色项翎;后头及后颈深栗色,其中杂有枚1,2缀以黑点的棕黄色羽;上背以及肩羽和翼上内侧覆羽棕黄色而缘以栗色,各羽的近端处有一黑点;下背转为浅栗色,亦杂有黑点,羽于大部为乳白色;两翼大都为棕栗色,而满布黑褐色横斑,第一枚初级飞羽外翈和第二枚初级飞羽末端,并在黑斑之间缀以白色,翼缘棕白色;尾羽浅栗色,亦杂有多道黑色横斑。下体以至覆腿羽均为葡萄红色,亦缀有黑色斑点,下腹中部及肚周的羽色较浅,几近白色,胸羽基部为棕黄色,在两侧尤为明显,翅下覆羽及腋羽浅棕色,近翼缘处有一深栗色斑块。虹膜深褐色;嘴乳黄色;脚黄褐,爪黄,中爪内缘具栉状突。 量衡度: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2) 351,360 288,295 33 216,218 93,93 45,48 ♀(1) 311 287 32 224 96 51 冼耀华:1991:分类讨论 亚种分化 栗鸮共有5个亚种,我国只有1个亚种。 冼耀华:1991:生境与习性 生态 栗鸮于1956年3月23日首次发现于云南西双版纳勐养的密林中,1958年10月7日我们又在广西靖西县底定乡发现此鸟,它生活在季雨林中,在黄昏及黎明前活动,曾见到两三只成小群,在我们放置鼠铗的地区上空盘旋飞行,所获得的一号雌鸟是以鼠铗捕获的。它的繁殖情况和其他生态习性,国内尚缺报道。据Ali et Ripley (1969)报道,栗鸮在印度于3—5月繁殖。营巢于树洞或腐朽的树椿内,高地约2—5米,有的营巢地可连续使用多年,由于吐出的食物残块堆积,在洞内成为巢垫。每窝产卵3—4枚,有时5枚,纯白色,卵圆形,表面平滑,30卵平均大小34.5×30毫米,孵卵期中雌雄亲鸟共同参加日常工作。食物主要是鼠类、小鸟、蜴蜥、蛙及大型昆虫等。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