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鼍(扬子鳄) Alligator sinensis

物种信息

  • 物种名

    鼍(扬子鳄)

  • 拉丁名

    Alligator sinensi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爬行纲 Reptilia

  • 鳄形目 Crocodilia

  • 鳄科 Crocodil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5103

  • 描述

    张孟闻、赵肯堂:1998: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中、小型鳄类,一般体长约1.5米。吻短而平扁,前端钝圆。下颚齿每侧少于20枚,第四下颚齿嵌入上颚的一个凹槽内,口闭合时,第四下颚齿不显露。 形态描述 (依据哈尔滨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厦门大学、集美科学馆、福建省博物馆等标本)体形如蜥蜴而大,头部前段低平,后段隆起;头长为头宽的1.5—1.75倍,通常雄鳄头部较宽。吻短而扁平,边缘大体平行而向前汇合,并有波状起伏,吻背有雕蚀纹。外鼻孔两个,踞于吻端,下有肉突承之。眼卵圆形而大,略为外突,侧向而微仰,瞳孔纵裂;有上、下眼睑和透明的瞬膜,上眼睑1/2—3/4角质化或软骨化,表面粗糙,突起成颗粒状;下眼睑的后内角有润湿眼球的哈德氏腺(又名瞬膜腺nictitating gland),前下角有较小的泪腺,这两者的分泌物都由泪管通出到眼球表面,鼍在蛰眠期或眼球受碰撞时能泌出大量分泌液以润湿眼球,这就是所谓的鳄鱼“眼泪”。两眼间有连续不断的眶间嵴而无纵行的中棱;眼前另有较弱的叉形眶前嵴。耳孔位于眼的后方,细狭如缝。耳孔和外鼻孔都有专司开关的肌肉性活叶瓣。紧挨头背后缘,两侧各有一行向后斜出呈弧状排列的枕鳞3—4枚;枕鳞后方的颈背部有4枚左右对称而排成方形的小形后枕鳞,前面2枚几呈颗粒状。口大,两颚长度约为头长的70%—90%;舌粘连固着于口腔底部,略能上下挺动而不能前后伸缩;两颚都有锥形、尖端向内而大小不等的槽生齿,齿式(18—19)/(5+13-14),最后4—5枚齿的齿端平圆,呈臼齿状,适于咀嚼磨碎食物;新生齿在旧齿内列长出,有时可见正在推移进行更换的新齿;上颚齿18—19枚,其中含前颚齿5枚,均匀排列,以第四齿最大,第五齿后方的9—10齿齿冠较小而圆钝,分别着生于齿槽内,其后的4齿紧密并连,置于一个共同的齿槽中(幼鳄阶段各别分生)。下颚齿在闭口时置于上颚齿的内侧;下颚第四齿最长大,称为獠牙或犬齿,闭口时嵌入上颚骨和前颚骨接缝处的一个凹槽内而不显露。下颚内侧的喉部每边各有一裂缝,内通颔腺,腺囊大如胡桃,内有淡棕色的结晶,交配季节分泌物能发出浓郁的气味以招引异性。口后咽前有肉质的腭帆,可用作隔开口腔和咽部,使鼍置身水下或咬住猎俘时,只要鼻孔露出水面,即可进行正常通气呼吸。颈短,略微细狭,紧连头和躯干而不能活动。颈鳞(nucha)3对,排成横列,通常后对比前面2对小或合并成一枚,每枚颈鳞的外侧起棱,内缘则左、右于中线相接。 躯干矩形平扁,约为头长的两倍以上。背鳞17(偶为18)横列,躯干中段的纵行背鳞大而起棱,后段中间的两行鳞片高棱成鬣,当后行抵达第十六、第十七尾椎处即成单行尾鬣,直至尾梢(33—34节)。每片脊鳞两侧的前缘下方,各有一个背腺,自颈部至尾基形成两行纵列的皮肤腺,似为萎缩的皮脂腺。泄殖孔纵裂,雄鳄泄殖腔内有单枚交接器,长而有深沟,沟侧是成对的海绵体,充血则坚挺,能突出体外进行交配。两性的泄殖腔内都有一对臭腺,可通过泄殖孔两侧的缝隙将分泌物排到体外,与颔腺同有招诱异性的功用,交配季节腺体特别发达,分泌量也更多。腹鳞矩形,纵行横列成26—28行。四肢粗壮,后侧方的鳞片起棱,但不形成锯缘;5指游离无蹼;后肢略长,4趾,第五趾萎缩,趾间1/3—1/2有蹼;内侧3指、趾有爪。尾长而侧扁,超过头和躯干的总长度。 鼍的头骨为原始的固接型,所有骨块紧密连接而结实,有双颞窝和上、下颞弓。颅骨和吻部平扁粗短,骨的表面布有明显的雕蚀纹和细小的气孔、气窦,以及隆起的骨嵴(眶间嵴和眶前嵴等)。吻端圆钝,背、腹面都由两块前颚骨构成,左、右前颚骨在腭部前内侧合围成一卵圆形的前颚孔。鼻骨狭长,尖出的前突越过外鼻孔而楔入前颚骨的前部,后缘与额骨相接而介于前额骨之间。外鼻孔内被前颚骨嵴和鼻骨前突构成的骨隔所分隔,此外鼻咽道内还有由犁骨形成的鼻间隔,鼻咽道最后于翼骨后端的内鼻孔开口至咽部。内鼻孔后缘有凸起的半圆形骨嵴,嵴后两侧各有一乳突状的后突。腭部平坦宽阔,上颚骨与前颚骨以W形骨缝相接,后缘与腭骨连接的骨缝呈凹形。左、右翼窝分居于腭骨及外翼骨之间,约2倍大于外鼻孔,上通眼窝,直至颅顶两侧。外翼骨的外侧连接粗 壮的轭骨,轭骨与眶后骨接合构成分隔眼窝及下颞窝的眶后柱。眼窝甚大,长和宽都大于外鼻孔的两倍,位于额骨两侧而以眶后柱与颞窝隔开,眼窝底部直通颅骨腹面的翼窝;眼窝前缘的内、外侧分别为前额骨和泪骨,而眶间隔则由左、右腭骨的侧突相接合成,并往前延续到鼻间隔。眼窝前有泪腺分泌物通出的泪腺孔。下颞窝略呈圆形,位于颅骨的后外侧,颞窝的外侧是轭骨和方轭骨组成的下颞弓,颞窝的前内缘由眶后骨及鳞骨共同合成上颞弓,窝的后缘主要以方轭骨为界。上颞窝卵圆形而小,长大于宽,踞于顶骨、眶后骨、鳞骨之间,后两者同时又构成了下颞窝的上颞弓。枕骨4块,上枕骨短小,位于颅背后端的正中,不进入大孔的边缘;单枚枕髁由基枕骨和外枕骨共同参与构成,枕髁背面正是大孔的腹缘,髁的前腹正中有一漏斗状小孔,即左、右耳咽管的共同开口,由此向内,经两侧的分支通到方骨和耳囊之间的中耳室——鼓室。下颚由左、右两半的骨弧构成,各含6块骨片;前端低平,有左、右齿骨相接而成的下颚联合,后端较为高厚,以关节骨的凹面与颅骨上的方骨关连;下颚外侧于齿骨、上隅骨、隅骨之间有一大形的下颚外窗,内侧在夹板骨中有一细狭的下颚内窗。 背部深橄榄色或灰黑色,横有黄色斑点,幼体时连成横纹;体侧和体腹颜色比较浅淡。雄体较长大,婚期(6月上旬)常在背面从头顶到尾部出现大小不等的肉红色斑块,7月下旬逐渐消失,又恢复原来的褐绿色。 鼍的染色体2n=32。 张孟闻、赵肯堂:1998:生物学描述 生活习性 鼍是两栖性动物,主要营水生生活,栖息于丘陵溪壑或在湖河的浅滩挖穴而居,但尚未在长江里的小洲上发现过鼍迹。无论在圩区的水塘、湖沼、沟渠、丘陵溪壑,还是山区水库和河滩地,其窟穴所在处一般都以达到冬季枯水期的高水点为准,所以必须在临近水域的岸边生活。鼍常出没于芦苇丛生的河漫滩、长有竹林的丘陵地或农家蓄水池的近畔,冬季亦有积水。冬季无水不宜于鼍的生活,它们就可能被迫举族它迁;江河水流改道或河漫滩发生变动时,也会随之迁移,另营新穴。 温度对鼍的分布和居处具有密切关系。现存鳄形目动物都分布在热带区域,只有鼍属残留在温带地区。鼍的分布区长江下游冬季气温可低到一10℃,天寒地冻之期长达两个多月之久,鼍无法在酷冷的环境里生活,必须深蛰地下,大幅度降低其生理代谢作用,才能苦渡严冬维持生命。因此,鼍的冬穴大多深达2—3米赖以保持相对恒定的洞温。鼍穴通常位于向阳的南坡,有2(1—3)个进出口,口径约60厘米。这样的洞口在枯水期常见于河滩,在丘陵地则主要位于其低麓的积水平面处。从洞口斜入内穴,另有2(1—4)个直穿穴顶的通气洞。内穴是一条长而弯曲的隧道,内壁坚挺,高约22(21—26)厘米,其长度随鼍体大小而自4.5—20米不等。此外尚有比较宽大的洞室(室径43—80厘米,高42—50厘米),室内有高出地下水位的平台,长90一150厘米,宽40一75厘米,是鼍进行冬蛰的伏卧处,这里洞深隧曲既可御寒保温,又可避光取静,安然越冬。当水位上涨浸没洞室和隧道时,鼍可通过通气洞浮出水面,并以此作为进出口。鼍群聚而单栖,长年定穴独居,洞长10一18米,岔道多而复杂的鼍穴总长度甚至可达20—25米。幼体能自掘杈洞独立生活,但是偶而也随母鼍同居一穴,成年时才离亲别居。 在自然界的冬蛰情况不明。陈壁辉报告(1985),12月至翌年2月为鼍的冬眠期,但从9月下旬起到次年5月中旬,在气温低于20一21℃时,鼍即停止进食;当气温升高到25℃以上,相当于6月中旬以后,活动增加,摄食量就能达到高温期的1/2左右,此时开始出现交配行为;7月中旬到8月中旬,气温上升至28℃,鼍进入食欲最旺盛期,亦为鳄卵孵化期。通过对于鼍在人造窟穴内进行冬蛰的观察得知,鼍在隧道内肌肉松弛,平卧地上,头部平放或倚伏于侧壁及其他土堆石块上,耳、目和鼻孔垂闭,呼吸微弱,眼球籍泪腺润湿;尾或直或屈,躯干及四肢的位置和姿态时有变移,并非安卧不动。对蛰 伏中的鼍进行扰动或捕捉,也从不张口咬啮。移置生疏环境后,成体常在夜间开眼睁视,偶或自作移动,幼体则闭目静卧,杳无动作。 近水喜暖,4月开始出蛰,6月份为交配季节,雌雄吼鸣互相接近,雌鼍浮于水面,雄鼍伏身雌背。7、8月间天气炎热,正午气温高达31—35℃,湿度40一48°,鼍常出洞浮水,曝晒在阳光下,1—2小时后才返洞歇息。6—8月大多在夜间活动取食。根据芜湖地区几个池塘的观察记录,平均每个池塘中鼍的活动尾次为:6月份28,7月份68,8月份93,其中以8月份活动最为频繁。盛夏,人声未静的黄昏时分,就有可能看到出洞浮水的鼍。偶值秋暖,也有迟至10月外出夜间活动的个体。风雨之夜则隐伏洞中而深居简 出;雷雨前后的闷热时间,常可闻得声如轻雷的鼍鸣。鼍无声带,但能发出巨大的吼鸣声,其发声机制有二:一种是张口时肺内贮存的空气突然冲开起着类似声带作用的腭帆和喉褶而发声;另一种是闭口时发出的声音,此时肺中的贮气被压出,通过鼻孔,冲开起着声带作用的鼻瓣而发声。鸣声哄哄,受到威胁或发怒时常作呼呼声,求偶时则鸣声哄呼,互相答应,遇险被捕后则不断地发出“哇”的惊叫声。鼍眼在漆黑如墨的夜间,虹膜闪光如明烛红球,即使在水下亦历历可辨。通常在8月营巢,主要选择土质疏松处挖掘穴窟而决不涉足实土夯积的堤坝,所以有关鼍打洞溃堤的说法显然并非事实。母鼍在产卵前先用前爪和尾扫清地面,接着衔取枯叶杂草安置地上并堆聚呈塔形的鼍巢,然后于巢的当中产卵;每窝的产卵数多少不等,平均为20枚左右,卵排成2—3层,待卵全部产出后,在卵的上方再覆盖一些巢材,藉阳光和巢材腐烂产生的热量和湿度自然孵化。最早的野外获卵日期是7月4日,卵穴的体积随卵的数量而不同,穴径34—54厘米。据上海动物园报道,人工饲养之鼍,鼍巢由雌性在产卵前3—4天内单独完成,巢位视当年水位的高低而异。1980年多雨,鼍巢多营筑高处,似有预感。正常情况下,鼍卵孵化期一般为60一70天(57—88天),刚孵出的雏鼍长约212(190—224)毫米,重28.37克,出壳当天便能自己爬行,第二天就可下水泅游;腹部有裂缝拖垂脐带,长约50毫米,2日后萎缩,4日后脱落。孵卵期间有些母鼍护卵不力,常离巢游散,然而有些母鼍在产卵后的几周内有强烈的护巢表现,一遇惊扰即不断发出怒吼声,并能奋起御敌。天气趋寒,活动日益减少,逐渐转入冬蛰。偶然烈日当午,也会出洞曝晒,黄昏时即入洞休眠。阴雨天则日夜守洞不出。秋寒大都入蛰;秋尽冬来,深入地下,直到春回大地,翌年4月才再次出洞。上海动物园所饲养之鼍12月下旬完全冬蛰,3月上旬开始出蛰,当时气温为11.6—13.5℃。 朱承琯曾剖检一尾体长92厘米的雌鼍,其左、右卵巢分别重69.5克和90.5克。产出的鼍卵略如鸭卵而呈白色,长椭圆形,中腰有一圈粉白色带纹,卵长59(5.6—6.28)、宽34(33.6—38)、)周围长110毫米,重43(40.3—48.5)克,空壳重3.75克。卵壳钙质而硬,卵膜有强大韧性,卵破时若不伤及卵膜,则卵仍能继续其胚胎发育。卵内含有丰富的卵黄和卵白,贮有充足的水分和养料。雏鼍孵化时,上颚吻顶有1枚极小的钙质破卵齿,用以划破卵膜和叩碎卵壳而出,破卵齿不久即脱落。初出壳的雏鼍背面茶褐色,远比成体浅淡而饰有黄色横纹;头顶部分较高,随同生长渐趋低平,黄色横纹也陆续断成散点。雏鼍在孵化后的最初几年生长迅速,但在达到5岁时逐渐减缓,而体重则相反地越往后加重越多。 幼鼍出蛰时经常鸣叫,各别单栖,易招敌害,生命力也不强,野外捕获的幼体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极难存活。5—6岁性成熟即为稚年成体。鼍的年龄可从背鳞上的年轮进行推计,而雌雄在外形上几无差异,唯一可以用作识别两性的特征就在于雄体具有单枚交接器。用大姆指撑开雄鼍的泄殖孔,食指从孔侧后方往下揿压,即可见到被挤出的交接器。同龄雌体一般都大于雄体,野外采集所获的雌鼍数也往往多于雄鼍。萧之(1935)的报告记载,得雌鼍20尾,而雄鼍仅获3尾;朱承琯(1957)报告,获鼍39尾,其中只有6尾雄体。S.S.Flower(1928)报道,鼍的寿命约50岁,但据实际观察和研究,鼍的平均寿命可达70岁左右。鼍在水下耳、鼻诸孔俱闭,呼吸暂停,连气体也不能进入体内,只留双目睁开,视物无碍,不但能长时间地潜伏,也能在水底缓缓爬行。鼍在水下掠食时的动作极其迅猛,张口攫吞获俘。从剖检鼍的胃内可见鼠、鸭、甲虫、螺、蚌、鱼、蛙及节肢动物等,其中以蚌、螺为主要食物。此外,在圩区偶而也袭击小鸭幼鹅,而生活在丘陵地区的鼍有时还捕捉野兔充饥。迄今为止,尚无鼍主动攻击人畜的记录,但对它惊扰过甚,偶然也会噬人致伤。 张孟闻、赵肯堂:1998:经济意义 经济意义 分布区的居民常杀鼍为食,据说尾肉极为鲜嫩。南宋罗愿的《尔雅翼》中就提及鼍“肉如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说“南人珍其肉以为嫁娶之敬”,由此不难窥见,从南宋到明末期间,江南产鼍地区确有猎鼍食肉的习俗。《本草纲目》记载鼍甲、鼍肉可用以杀虫,治心腹癥瘕、瘰疬、瘘疮等,功同鳖甲。然其疗效则尚有待临床证明。此外,鼍在栖息的水域中还捕食病鱼和腐烂的动物尸体,这对防止鱼病蔓延和保持水质卫生也能产生有益的作用。雏鼍捕食多种甲壳类动物和水生昆虫,其中有不少是农林害虫,因而在抑制和消灭害虫、维护生态平衡、农林业生产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张孟闻、赵肯堂:1998:其它信息 附记 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商的甲骨文字里就可以见到“鼍”和“单”字,这些都是鼍的象形文字,“鼍字象其头、腹、足、尾之形,故名”(李时珍语)。商、周的钟鼎文字中也有象形的鼍字和单字,特别是前无车轭、后有尾巴的六个“单”字。可见先民在那时已经认识鼍这种动物了。《诗经》<大雅?灵台>云:“鼍鼓逢逢”,就是周代的诗。 商代的国土东北起辽宁,西北及陕晋,西南至湘鄂,东南迄江南(郭沫若编:《中国史稿》一,1976,168—169页)。周代疆土更大,东北到肃慎(朝鲜),西北至陕甘,西南迄川蜀,东南到吴越(同前书,235页)。然而鼍的产地却仅限于两湖和长江,下及吕梁(江苏铜山县),因为鼍只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河湖密布,雨量充足,气候湿润”(同前书,95页)地区。商、周至秦汉,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鼍是非常繁多的。《大戴礼记》<夏小正>云:“二月剥鱓”。〈传>“以为鼓也”。〈注>:“吴本作鱓,鱓与鼍通”。李调元:“即鼍字”。注:“鱓,一作鮀,皮可冒鼓;剥者,取其皮而裂之也”。《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命渔师伐蛟取鼍”。注:“鼍言取,羞(馐)物,贱之也。鼍皮可以冒鼓”。《逸周书》<月令解第五十三>:“季夏之月,命渔师伐蛟取鼍,升龟取鼋”。〈王会解第五十九>:“会稽以鲜,”注:“鱓即鼍字”。墨子曰:“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庄子》〈外篇?达生>:“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千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淮南子》(纪前164—122年)〈时则训>:“季夏之月……乃命渔人伐蛟取鼍,登龟取鼋”。高诱注(纪前约120年):“渔人,掌渔官。蛟、鼍、鼋皆鱼属也。鼍可以作鼓。《诗经》鼍鼓洋洋,皆不害人。易得,故言取也”。庄逢吉(乾隆戊申,1788年)云:“鼍鼓洋洋,《诗经》异文也”。司马迁(纪前145—87年)《史记》〈太史公自序,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文身断发,鼋鼍与处”。无论从《诗经》、《礼记》或《逸周书》、《庄子》,乃至《淮南子》、《史记》等古籍的记述看来,鼍在当时既充食物(馐),又可冒 鼓,常见易得,多到可与鱼鳖并提随手可得的程度,其繁多由此可知一斑。 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在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1)中写道:在大型墓中,成对的木鼓与罄、陶异型器(土鼓?)同出,放置位置固定,鼓身皆竖立桶形,当为树干挖制而成,外壁着彩绘,鼓皮已朽,但鼓腔内常见散落的鳄鱼骨板数枚至数十枚不等,由之可证原以鳄鱼皮蒙鼓,即古文献中记载的鼍鼓无疑(78页,图版陆:5)。陶寺墓地属于龙山文化,C14(年龄校正数据)测知约距今4290±130—4130±95年(41页),这就将鼍的认识往前推到四千二百年左右了。 孔子说:“行夏之时”(《论语》〈卫灵公>)。“春秋战国时代,一些人还传授着一种‘夏时’……〈夏小正>虽然不可能是夏代人写的书,但其中很可能包含着夏代已经积累起来的天象和物候方面的科学知识”(郭沫若编:《中国史稿》:46页,1976)。我国民间至今还把阴历叫作夏历,足以证明四季节气时令的更迭次序,远在夏代就早已传用了。〈月令>、<时则训>中所列举的动植物都是当时群众最常见而可以作为物候指标的物种,其所举产鼍地域也只限于长江中、下游的河湖密布、气候温润的地带;江汉即长江的汉水流域;会稽是江浙一带的总名,即会稽郡;吴越也仍然是江浙地区;孔子所观的吕梁是指江苏铜山县东南的吕梁洪而非山西的吕梁洪或吕梁山。需要解释的是《山海经》所记述的“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龟、多鼍”这一条,似乎表明长江上游陕甘岷山地区也产鼍。但据郭璞(公元276—324)注:“岷山今在汶山郡广阳县西,大江所出,至广阳县入海”。郝懿行(公元1755—1823年)笺疏:“广阳县为广陵郡”。广陵是今日的江苏省江都县,仍为历史上多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实岷山只是指“江水出焉”,仅指长江发源地而已。 鼍的形状描述初见于东汉许慎(公元55一约147年)撰著的《说文解字》(公元100—121年):“鼍字从单从黽”。解:“鼍,水虫,似蜥蜴长大。从黽,单声,徒何切”。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约公元635年)说,郑玄(公元126—200年)《毛〈诗传>》(毛亨,纪前300年左右):“鼍,鱼属”。《正义》曰:“〈月令>:季春命渔师伐蛟取鼍。渔师,取鱼之官,故知鼍是鱼之属也”。下引汉孔安国《尚书传注》(约公元190年)云:“鼍如蜥蜴,长六、七尺”。三国时,陆玑撰《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约公元250年)说:“鼍形如蜥蜴,四足,长丈余;生卵大如鹅卵;甲如铠,今合药鼍鱼甲是也”。应该说这是第一位写出这么正确解释鼍字的学者。 晋武帝时(公元265—290年),张华著《博物志》说:“鼍长一丈,一名土龙,鳞甲墨色,能横飞不能上腾,其声如鼓。”书中的“能横飞,不能上腾”之词,显然是夸张而不可信的。书中所记:“南海有鳄,状如鼍”,却已把南海的鳄和长江的鼍截然区分成两种不同的动物了。郭璞注《山海经》比较朴实。郭云:“鼍形如蜥蜴,大者长二丈,有鳞彩,皮可以冒鼓”,其中只有长二丈说得过分一些。陶弘景在《名医别录》里记有:“鮀鱼生南海池泽,取无时”和“即鼍甲也,皮可冒鼓。性至难死,沸汤入口,入腹良久乃剥之”。他是把鼍与南海的鳄混淆为一了。 唐开元中(公元730年前后),陈藏器著《本草拾遗》,尽管该书不乏民间传说和失实的内容,但在释鼍时称“本经鮀合改作鼍,形如龙,声甚可畏;长一丈者能吐气成雾致雨。既是龙类,宜去其鱼”,显然,其中的部分内容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蜀主孟昶(公元935—965年)命韩保昇等编篡《蜀本草图经》二十卷,精确审记。其释鼍云:“鼍生湖畔土窟中,形似守宫而大,长丈余,背、尾具有鳞甲;今江东诸州皆有之。”江东诸州当是九江以下的江南地区。这些记述,直到今天仍然符合事实。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诏掌禹锡等辑成《嘉祐本草》后,又令苏颂撰述《图经本草》(约公元1060年),诏天下群县图上所产药物,取证确实,又加以发挥,成为名著。《本草纲目》引苏颂记鼍云:“今江湖极多,形似守宫、鲮鲤辈而长一、二丈,背、尾有鳞甲,夜则鸣吼,舟人甚畏之;肉色如鸡而发冷气痼疾”。写得明、畅可信,也可知当 时人们常吃鼍肉。沈括(公元1031—1095年)于《梦溪笔谈》中记鳄云:“其形如鼍”则是亲见鼍、鳄的经验之谈,肯定了张华所说两者是不同的动物,产地也因南北而各异。 与沈括《梦溪笔谈》同时代的有陆佃的《埤雅》(公元1056—1086年),初名《物性门类》,改为今名,取辅佐《尔雅》之意,其释鼍云:“鼍身具十二生肖肉,惟蛇肉在尾最毒也,其枕莹净,鱼枕勿如”。皮可冒鼓,〈夏小正>曰:‘剥皮以为鼓也’,今(犭屯)(同“豚”)将风则踊,鼍将雨则鸣(按此二语见李石《续博物志》引京房《易传》),故里俗以(犭屯)谶风,以鼍谶雨。”此外,该书还征引了许多有关鼍的传闻杂记,且大多属于不加审择和穿凿附会之说,不足为信。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郑樵(公元1103—1161年)的《通志略》问世,其〈草木虫鱼略>记鼍云:“鼍亦作鮀,状如鲮鲤,长一、二丈,能吐气成雾致雨,善攻碕岸;性嗜睡,常闭目,极难死,声甚可畏,其皮可冒鼓。凡鼋鼍之老者能变为邪魅;或云,多年鼍入水化为龙。梁周兴嗣常食其肉,后为鼍所喷,便患恶疮,实疆灵之物,不可轻杀”。郑渔仲素以深思好学和博识多能著称,考订名物必证身验,然而关于鼍的解释却罗致了不少离奇邪僻的怪论,这些绝不可能从身验目击得来。罗愿的《尔雅翼》成书于孝 宗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其释鼍内容同样也是摘抄群书的杂记,几无任何新意和可 取之处。 李时珍撰《本草纲目》,蒐集百家,采访四方,始于嘉靖壬子,终于万历戊寅(公元1552—1578年),积三十年的实察资料,三易其稿而成书。称鼍为鼍龙,在卷四十三,一名土龙。其书引《名医别录》及陈藏器、苏颂之文而释之曰:“鼍字象其头、腹、足、尾之形,故名。《博物志》谓之土龙。鮀乃鱼名,非此物也,今依陈氏改正之。鼍穴极深,渔人以篾缆系饵探之,候其吞钩,徐徐引出。性能横飞,不能上腾。其声如鼓,夜鸣应更,谓之鼍鼓,亦曰鼍更,俚人听之以占雨。其枕莹净,胜于鱼枕。生卵甚多至百,亦自食之。南人珍其肉,以为嫁娶之敬。陆佃云:‘鼍身具十二生肖肉,惟蛇肉在尾最毒也’。”这一誉驰全球的名著,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有些记述也不免蹈袭前人覆辙,在严谨的药学专著里夹杂了少许诞妄的传说,但大体上是正确的。 崇祯巳卯(十二年,公元1639年),毛晋撰《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书中在引录了各家释鼍的同时,还提到陈藏器对鼍意的分析:“俗言鲜鱼音善,或字作鱓 (鮀),诸书皆以鳣为鼍,仍作鱼字,殊为误也”,这个内容是正确的。 清雍正初年(公元1725年前后),《古今图书集成》辑帙成书,鼍独立成部而置于〈禽虫典>第一百三十二卷。尽管该书也是一部杂引群书的著作,然而却把鼍与鳄鱼和鱓(鳝)鱼分别立部,可见编篡者已经认识到这三者是各不相同的动物,并提出不应互相混淆的明确观点。 嘉庆九年甲子(公元1804年),郝懿行撰《山海经笺疏》,考订周密,选取精审,其笺疏鼍云:“懿行按《说文》云:‘鼍,水虫,似蜥蜴,长大。’陆玑《诗疏》云:‘鼍似蜥蜴,长丈余,其甲如铠,皮坚厚,可冒鼓’。是郭所本也。鼍亦作鱓,《周书》〈王会>篇云:‘会稽以鼍’,〈夏小正>云:‘二月剥鱓’,〈传〉云:以为鼓也。是鱓即鼍鱼。李善注〈西经(京)赋>引此注,有徒多切三字,盖今书脱失之”。 同治甲戍(公元1874年),李元著《蠕范》八卷补刊,其卷三<物体第五〉释鼍云:“鼍,土龙也,鮀鱼也;状如龙、守宫、鲮鲤,四足,黑色,长一、二丈,背、尾俱有鳞甲;性嗜睡,二目常闭;能横飞,不能上腾;力猛,善攻岸;身具十二肖肉,蛇肉在尾,最毒;向日吐水,日沉则没,其声如桴鼓,谓之鼍鼓。其穴最深,渔人以篾缆系饵探取,或掘其穴,百人掘百人牵,一人掘一人牵,不然,终不出。性难死,沸汤入口,良久乃得剥之”。《蠕范》成书虽晚,然其内容陈旧,且多抄辑讹传荒诞之句,因而徒有虚名而远远逊色于毛晋和郝懿行。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出版了丁福保所著的《说文解字诂林》。丁在自序中称该书曾考古籍一百八十种,经三十年的影抄剪贴而成。他在解释鼍字(6071页下)时主要承袭了旧书的方式和内容,所以甚少创建。 单纯依靠引经著书的方式来进行考订名物是难以有所成就的,也不可能获得巨大的科学研究硕果。鼍在我国文字记载中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而且繁布于长江中、下游,是国人常见的动物,只是由于现代分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分类学家,不能依据林奈双名制原则对各种动物进行科学而系统的描述,予以公开发表,因而当李元还在写著《蠕范》一书时,上海海关职员法人A.A.Fauvel(1879)却已用科学的动物分类学方式写记和发表了鼍这个“新种”,而Fauvel也就成了为鼍命名的定名人。 旧时名物之学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以书考书和很少亲自参与实践,但是毕竟还是有许多实事求是、审慎踏实、依据目击身验而后记录下来的学者及其著作。瑕不掩瑜,古为今用,弃其糟粕而取其精华,后人从过去的史述里仍然可以撷举出很多值得称许的优异业绩:1.从甲骨文字的象形字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年前就已经认识了鼍。要是追溯到文字起源,更可以推移到四千年前的夏代。近年来的考古发掘,甚至还能寻根索源到七千余年前新石器时代先民食余所弃的鼍之遗骸,并可由此确定其北起豫鲁,东南至浙江省余姚的分布区,这个范围要比现在更为广泛。2.按照文字记述,产鼍地区限于长江中、下游温润的湖泽地带。3.周代人以其皮冒鼓,称作鼍鼓。4.大量出现于春夏季节,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季夏之月),数量多到可以与鱼、鳖并论,已当作寻常肴馔之物而“易得而贱之”。5.根据其出蛰入眠的活动规律作为物候的指标动物。6.许慎首先正确地描记了鼍的形状:“水虫,似蜥蜴,长大”。7.汉代开域南海,初知有鳄,并明确地与鼍区分为南北异产、各不相同的两种动物:南海(或日南)之鳄,“吞人即浮”(《说文解字》),而长江之鼍“皆不害人”(高诱注《淮南子》),从生活习性及产地也判别了鳄、鼍之异。8.汉、魏之间已用其甲入药(鮀鱼甲即鼍甲,见《神农本草经》中品)。9.陆玑(约公元250年)记其生卵大如鹅卵。10.张华(公元265—290年)记“其声如鼓”,又记“南海有鳄,状如鼍”,更进一步明确了两者异同之所在。11.唐开元中(约公元730年),陈藏器云:“既是龙类,应去其鱼”。用现代分类学术语来说:“既与蜥蜴同纲,应从鱼类总纲中剔除出去”。12.《蜀本草图经》(公元935—965年)记“鼍生湖畔土窟中,……长丈余,背尾具有鳞甲,今江东诸州皆有之”,所叙述的鼍生境、体形和地理分布都很精确。13.“性嗜睡,常闭目(《本草拾遗》)”。14.“夜则鸣吼”,“肉色如鸡”(苏颂《图经本草》,公元1060年)。15.“将雨则鸣”,“以鼍谶雨”(《埤雅》,公元1056—1086年)。16.“鼍穴极深,渔人以篾缆系饵探之,徐徐引出”(《本草纲目》,公元1552—1578年)。这16点,直到今天都是正确的科学记述。

平台号 馆名 标本号 资源编码
2111CX001300000054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BJFCRE20120006 21131115219
2111CX001300000053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BJFCRE20120005 21131115219
2151C0003300002193 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 NCS0002698 21131115219
共3条信息 共1页 每页显示6条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