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兔狲 Felis manul

物种信息

  • 物种名

    兔狲

  • 拉丁名

    Felis manul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哺乳纲 Mammalia

  • 食肉目 Carnivora

  • 猫科 Fel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1144

  • 描述

    维基百科 兔狲(学名:Otocolobus manul)是一种生存在中亚的猫科动物,为猫科兔狲属的唯一物种。 特征[编辑] 身长有60厘米(24英寸)长,另外的尾长则有25厘米(10英寸)长。毛发是土黄色且带有垂直的条纹,但有时会因为厚重的毛发而变得不可见。 兔狲有几个特征和其他的猫科动物有所区分。它的脚是短的,臀部较肥重,且毛发也很长、很厚。这使得它看起来特别地矮胖且多毛。它的毛发会随着季节而改变-冬天时会较灰且较不花。它的耳朵位置较低,且使其有一副有点像是猫头鹰的面容。由于其外形,一度被列入猫属,并被命名为Felis manul。甚至乎,在更早的时候,因为它那相对较肥的脸庞,一度被认为是波斯猫品种的祖先。 分布[编辑] 兔狲居住在海拔4000米(13000英尺)的亚洲草原上。它在夜晚活动,捕捉的猎物有啮齿目、鼠兔和鸟类。 分布于自亚洲中部地带向东至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青海、内蒙古、河北、四川、西藏、新疆等地,多见于沙漠、荒漠或戈壁地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贝加尔湖南吉达河(Dzhida)。[3] 保护状况[编辑]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兔狲都因为它的毛而被人类狩猎,但现在有很多地区已开始有所保护,如中国。因为它会捕抓有害农作物的动物,所以被认为是有益的。但是,毒害啮齿目和鼠兔等有害农作物的动物所使用的药剂也会影响到兔狲。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二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渐危 亚种[编辑] 兔狲指名亚种(学名:Felis manul manul),Pallas于1776年命名。居于蒙古、中国西部。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北部)、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贝加尔湖南。[4] 兔狲 ferruginea 亚种(学名:Felis manul ferruginea),Ognev, 1928年命名。分布于伊朗、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1] 兔狲高原亚种(学名:Felis manul nigripecta),Hodgson于1842年命名。居于克什米尔、尼泊尔、中国西南部。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青海、新疆、四川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5]

平台号 馆名 标本号 资源编码
2111CX001100000123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BJFCMA20160003 21131111146
2111CX001100000122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BJFCMA20140006 21131111146
2111CX001100000121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BJFCMA20120035 21131111146
2161CX001100001626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1101-1 21131111146
2163C0001100006196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 0004376 21131111146
2163C000110000616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 0005980 21131111146
共20条信息 共4页 每页显示6条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