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凤头蜂鹰 Pernis ptilorhynchus

物种信息

  • 物种名

    凤头蜂鹰

  • 拉丁名

    Pernis ptilorhynchu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鸟纲 Aves

  • 隼形目 Falconiformes

  • 鹰科 Accipitr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3115

  • 描述

    野外鉴别特征 中型猛禽,体长50-66cm。头侧具短而硬的鳞片状羽,且较厚密,头后枕部通常具有短的羽冠。上体通常为黑褐色,头侧灰色,喉白色,具黑色中央纹,其余下体具淡红褐色和白色相间排列的横带和粗著的黑色中央纹。初级飞羽暗灰色,尖端黑色,翼下飞羽白色或灰色,具黑色横带,尾灰色或白色,具黑色端斑,基部有两条黑色横带。体色变化较大,但通过头侧短而硬的鳞片状羽和尾基部两条黑色横带以及宽阔的黑色端斑,亦不难与其他猛禽相区别。 相似种灰脸鵟鹰体型较小,体色较红褐,具白色眉纹,无羽冠,区别亦甚明显。 形态描述 雄鸟前额和头侧烟灰色,头顶黑褐色,到后枕羽毛延长成短的羽冠,黑色,后颈褐色,羽毛基部为白色。上体和翅表面暗褐色,尾灰色,具宽的黑褐色端斑,基部有一宽一窄的两道黑褐色横斑;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外翈暗灰色具黑褐色横带,内翈白色,具褐色横斑,邻近羽轴处具褐色和灰色斑点;所有初级飞羽尖端均为黑色;次级飞羽内翈褐色,微缀白色,具黑褐色横斑和窄的呈波浪形的褐色横带。所有飞羽基部均为白色。顺灰色,喉白色,具窄的黑色羽轴纹,喉和颊的黑色条纹在喉下部汇合形成一条宽的包围喉的黑线,其余下体白色,具红褐色横斑和窄的黑褐色羽轴纹,两腿覆羽、翅下覆羽和尾下覆羽茶黄褐色,具黑色羽轴纹,飞羽下表面灰白色,具褐色横斑,飞羽尖端黑色。 雌鸟通体暗褐色,上体较深,下体较淡,具黑色羽干纹,头顶暗栗褐色,羽基白色,头侧被圆而短的褐色鳞状羽,喉灰色,背及翅上覆羽暗褐色,大覆羽羽端灰白色,外侧飞羽黑褐色,其余飞羽灰褐色,具淡灰色横斑,尾灰褐色,具3条黑色横带和若干灰白色波状斑纹,颏、喉、胸部具黑褐色条纹。 幼鸟头顶和后枕白色,沾有暗色,有时为红褐色而具暗色羽轴纹。背同成鸟,但羽缘较淡,下体白色,具暗色条纹,少数无条纹;有时为淡褐色,具窄而密的黑色条纹。尾同雌鸟。 虹膜金黄色或橙红色,幼鸟为褐色,嘴黑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 体重1000-1800g;体长500-600mm;嘴峰21-39mm;翅长400-501mm;尾241-291mm;跗蹠54-60mm。

平台号 馆名 标本号 资源编码
2111CX001200000103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BJFCAV20180010z 21131113115
2123CX001200001267 东北林业大学标本馆 G05001_1 21131113115
2152CX002200000068 六盘水师范学院标本馆 LPSNU0068 21131113115
2153C000220000024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016191 21131113115
2153C0002200000247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006751 21131113115
2153C0002200000246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006750 21131113115
共33条信息 共6页 每页显示6条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