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短盖巨脂鲤 Colossoma brachypomum

物种信息

  • 物种名

    短盖巨脂鲤

  • 拉丁名

    Colossoma brachypomum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鱼纲 Pisces

  • 脂鲤目 Characiformes

  • 脂鲤科 Charac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9000

  • 描述

    背鳍18-19,臀鳍23-25,胸鳍16-18,腹鳍8。腹部棱鳞数50—53+4。鳃耙30—36。 体长为体高的1.71-1.84倍,为头长的3.26-3.87倍。头长为吻长的3.53-4.12倍,为眼径的3.53—4.38倍,为眼间距的2.0—2.33倍,为尾柄长的3.2—4.0倍,为尾柄高的2.2-2.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56—0.77倍。 体近卵圆形,侧扁,体较高,头较小,头长与头高相等。吻较钝,吻长小于眼径。口端位,下颌明显向上斜翘,闭口时上颌稍突于下颌,张口时下颌突于上颌。上颌具有切割形呈指形的齿两行,外行10个为犬状齿,内行2个为槽状;下颔齿亦有两行,外行10个为犬状齿,内行2个为圆锥状。眼中等大。无须。鼻孔一对,具发达的鼻瓣。体被细鳞。侧线完全。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和坚硬的棱鳞。 腹膜灰黑色,鳔2室,后室长于前室。有明显的胃,胃囊呈U状且较膨大,胃长约为肠长的1/5。幽门垂51-54枚。 背鳍无硬刺,其起点与腹鳍起点几相对。具脂鳍。臀鳍较宽,起点几与背鳍基部末端相对。尾柄叉形。 体色随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成鱼体色鲜艳,体白,鳍红,尾黑;背部呈浅蓝色,腹部银白色;从眼眶后下方至臀鳍,散布着由深到浅的鲜艳的红斑。胸鳍、腹鳍为橘红色;臀鳍、尾鳍为淡红色,臀鳍、尾鳍、脂鳍的后缘,都有一条深灰色带。鱼种阶段,体表有许多黑色星斑,随着生长发育,星斑逐渐消失,但隐约可见,且颜色变为淡红色。 栖息于水域的中下层,喜群居和群游,性情温和,无地盘性。幼鱼阶段若受惊,游速十分迅速;当体长达到20cm以上时,行动不够敏捷。短盖巨脂鲤的食物较杂,幼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也食有机碎屑和人工饲料;成鱼食性更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植物种籽、腐殖质、有机碎屑、人工配合饲料等都吃。 耐寒能力差,水温低于12℃易被冻死。 短盖巨脂鲤属溯河性产卵鱼类。在我国自然条件下,短盖巨脂鲤的雌雄鱼个体性腺发育成熟年龄不一致,雄鱼的成熟慢于雌鱼。雌鱼一般3龄成熟,雄鱼成熟则迟一些。成熟亲鱼的第二性征不明显。繁殖季节为5-10月,最适繁殖温度为25-28℃;成熟的卵外观晶莹圆润,略呈微青或黄褐色;卵为半浮性,无黏性。 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热带和亚热带食用与观赏兼备的大型经济鱼类之一。1982年我国台湾引进养殖,198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从台湾引入大陆,已在长江以南地区推广养殖。广西各地有养殖。

平台号 馆名 标本号 资源编码
2151CX002400044642 华南师范大学鱼类标本馆 037505 21131119000
2151CX002400044641 华南师范大学鱼类标本馆 037504 21131119000
2151CX002400044640 华南师范大学鱼类标本馆 037503 21131119000
2151CX002400044639 华南师范大学鱼类标本馆 037502 21131119000
2111C0002400004786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102428 21131119000
共5条信息 共1页 每页显示6条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