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大别山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河南省境内昆虫及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考察顺利完成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郑力豪日期:2020-08-14
2020年7月3日-8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承担的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大别山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第一课题组,在大别山区河南省境内完成了为期1个月的昆虫及无脊椎动物多样性野外考察工作。
受疫情影响,第一课题组在京成员无法前往大别山区开展调查工作。项目及课题负责人陈军研究员、项目组成员梁红斌副研究员等精心筹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挑选具有一定野外考察经验的在家的高年级研究生,和信阳农林学院老师及湖北大学研究生组成考察队,一行9人于7月3日在河南省信阳市集结完毕,开始野外考察工作。考察队一行先后对鸡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连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金刚台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了昆虫及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采集标本,拍摄生态照片,收集相关信息。此外,根据项目专家组建议,考察队还对桐柏山、伏牛山以及大别山区周边农耕区进行了调查,采集昆虫和无脊椎动物标本。在为期1个月的野外考察过程中,考察队全体成员克服困难,团结协作,通过扫网、杯诱、灯诱、布氏漏斗分离等方法,共获得昆虫及无脊椎动物标本约2.3万号,拍摄生态照片1500余张,圆满完成了预定计划。
本次野外考察工作得到了信阳农林学院、鸡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连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金刚台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桐柏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雨季的大别山
队员与河南省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职工合影
采集的标本
队员在鸡公山夜晚采集
灯诱采集
深夜整理杯诱采集的昆虫标本
拍摄的生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