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星裸瓢虫

缩略图

  • 物种名

    十四星裸瓢虫

  • 拉丁名

    Calvia quatuordecimguttata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昆虫纲 Insecta

  • 鞘翅目 Coleoptera

  • 瓢虫科 Coccinellidae

  • 资源编码

    21131567193

  • 描述

    体长 2.3-2.8毫米。头部黑色,前胸背板前部赤褐色,后部黑色,鞘翅赤褐色,斜面黄褐色,有光泽,翅面有毛。两性额部相同,额面密布针形条纹,上端条纹散放,下端向口上片中部聚集,额面的刻点纵椭圆形,下陷在条纹之中;额毛细柔舒直,均匀疏散。前胸背板长小于宽,长宽比为0.9。背饭的刻点深大,遍及全板面,没有背中线,没有茸毛。鞘翅长度为前胸背板长度的1.5倍,为两翅合宽的1.4倍,背面观鞘翅侧缘自基向端在延伸的同时,逐渐收缩,尾端显著狭窄。小盾片有刻点和微毛。刻点沟略凹陷,沟中的刻点正圆形,深大稠密,排列规则;沟间部狭窄,刻点形状和排列与沟中刻点相同,两种行列紧密规则地排在翅面上,十分显著;鞘翅的茸毛短齐竖立,形如刚毛,发生在翅缝后端,翅尾边缘和鞘翅侧缘上,同时也发生在沟间部的刻点中心,排成径直而稀疏的纵列,从翅基直至翅端。腹部收缩缓慢,第1与第2腹板连合弓曲,构成弧线形的腹面,腹面散布着平齐竖立的刚毛,沿着板面排成横列。各腹板无特殊结构。 前胃板:板状部宽闹,齿大而尖,散布于全板面,没有特别密集的丘齿。阳茎:粗短,呈沟状,开口对身体侧面,阳茎后端有倒钩;阳茎两侧无小毛;旋丝与旋丝小棒分离;中突长,腹针有二侧突。 寄主 梅(Prunus mume)、杏(P. armeniaca)、樱桃(P. pseudocerasus)。 分布 新疆(喀什);苏联(西伯利亚西部、高加索、克里米亚),土耳其,法国,美国,智利,阿根廷,秘鲁。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