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间吸鳅

缩略图

  • 物种名

    台湾间吸鳅

  • 拉丁名

    Hemimyzon formosanu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鱼纲 Pisces

  •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 平鳍鳅科 Homalopter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9228

  • 描述

    背鳍iii—7;臀鳍ii-5;胸鳍x-xiii-10—14;腹鳍iv—v-9-10。侧线鳞67—72。 体长为体高的5.2-6.0倍,为体宽的3.4-3.9倍,为头长的4.2-4.6倍,为尾柄长的7.8-8.1倍,为尾柄高的9.2-10.2倍,为背鳍前距的2倍,为腹鳍前距的2.3-2.4倍。头长为头宽的1.0倍,为吻长的1.7-1.8倍,为眼径的6.4-7.2倍,为眼间距的2.1-2.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3倍。头宽为口宽的2.4-2.7倍。 体较长,前段呈扁圆筒形,后部渐侧扁,背缘稍平直,腹面平坦。头较低平。口下位,较大,呈弧形。唇肉质,较薄,上唇有发达乳突,共有11-13个,排成1排,下唇和颊部无明显乳突。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下唇前缘外露,表面无明显的沟和脊。上唇与吻端之间具深吻沟,向后延伸到口角,吻沟前的吻褶分为约等大的3叶,叶端圆钝。吻褶叶间具有2对小吻须,其长度约为眼径的1/4。口角须2对,内侧1对很小,连于下唇,外侧1对约与吻须等长。眼中等,侧上位。鳃裂自胸鳍基部延伸到头部腹面。鳞片较小,背鳍前部的部分鳞片被皮膜所覆盖,其它部分的鳞片一般都带有皮质鳞脊,头背部及偶鳍背侧和胸鳍腋部至腹鳍起点间的体侧无鳞,腹部裸露区延伸至腹鳍基部的后缘。侧线完全,自体侧中部平直地延伸到尾鳍基部。 背鳍基长稍大于吻长,起点约在吻端至尾鳍基之间的中点,外缘平直。 固定标本体背侧棕褐色,腹面灰白。体背侧具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虫蚀状斑纹。除臀鳍外,其他各鳍均具有灰白色斑点组成的不甚整齐的条纹,其中偶鳍2条,背鳍和尾鳍3-4条。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