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雄性 体中型。头部较大,头顶宽短,三角形,中央略凹,侧缘和前缘的隆线明显。头侧窝长方形,较凹,在顶端相隔较近。颜面侧观明显向后倾斜。颜面隆起宽平,无纵沟,略低凹,侧缘较钝.复眼卵圆形,其垂直直径为其水平直径的1.33倍。触角丝状,超过前胸背板的后缘。前胸背板宽平,前缘较平直,后缘圆孤形;中隆线明显隆起;侧隆线明显.其中部在沟前区颇向内弯曲呈"X"形,侧隆线间的最宽处约等于最狭处的 1.5~2倍;后横沟切断侧隆线和中隆线;沟前区与沟后区的长度几乎相等。前胸腹板前缘在两前足基部之间呈较低的三角形隆起。中胸腹板侧叶间中隔较狭,其最狭处几乎相等于其长度。后胸腹板侧叶间中隔全长彼此分开。前翅发达,略不到达或刚到达后足股节末端。前翅肘脉域较宽,其最宽处约为中脉域近顶端最狭处的2倍;前缘脉域较宽,最宽处约等于亚前缘脉域最宽处的2.5~3倍。中脉域通常无中闰脉。后翅略短于前翅。后足股节粗短,股节的长度为其宽度的3.9~4.1倍,上侧中隆线无细齿,外侧下膝侧片顶端圆形.后足胫节缺外端刺,沿外缘具刺12~13个.跗节爪间中垫较短,刚到达爪的中部。尾须圆锥形,到达或略超过肛上板的顶端。下生殖板短锥形,顶端略尖。阳茎复合体、阳具基背片见图。
雌性 较雄性大,且粗壮.触角较短,刚到达前胸背板后缘。中胸腹板侧叶间中隔最狭处较宽于其长度.前翅较短通常超过后足股节的中部.前翅肘脉域较狭,肘脉域的最宽处几乎相等于中脉域的最宽处。产卵瓣粗短,上产卵瓣的外缘无细齿.
体色 体黄褐、褐或黑褐色,头部背面有黑色"八"形纹.前胸背板侧隆线呈黄白色"X"形纹,侧片中部具淡色斑。前翅具有细碎黑色斑点;前缘脉域具较宽的黄白色纵纹。后足股节黄褐色,具三个暗色横斑,雄性后足股节底侧橙红色,雄性内,外膝侧片黑色,雌性内、外下膝侧片黄白色。后足股节橙红色,近基部具淡色环。
体长:雄23~28mm,雌35~39mm;前胸背板:雄5.6~6.0mm,雌6.8~7.3mm;前翅:雄16~21mm,雌17~22mm;后足股节:雄15~17mm,雌18~23mm。
分布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青海、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国外分布于蒙古,原苏联。
资料来源: 郑哲民,1993 蝗虫分类学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