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天牛专题

橙斑白条天牛Batocera davidis Deyrolle, 1878

2015年10月23日 05:22
橙斑白条天牛Batocera davidis Deyrolle, 1878
橙斑白条天牛Batocera davidis Deyrolle, 1878

体长:51-68毫米体大型,黑褐至黑色,有时鞘翅肩后棕褐,被较稀疏的青棕灰色细毛,体腹面被灰褐色细长毛。触角自第3节起及以下各节为棕红色,基部四节光滑,其余节被灰色绒毛。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对橙黄或乳黄色肾形斑。小盾片密生白毛。每个鞘翅有几个大小不同的近圆形橙黄或乳黄斑纹,有时由于时间过久,斑纹色泽变为白色;每翅大约有五或六个主要斑纹,其排列如下:第1斑位于基部五分之一的中央;第2斑位于第1斑之后近中缝处;第3斑紧靠第2斑位于同一纵行上,有时第3斑消失;第4斑位于中部;第5斑位于端部三分之一处;第6斑位于第5斑至端末的二分之一处;后面三个斑大致排在一纵行上,另外尚有几个不规则小斑点,分布在一些主要斑的周围。体腹面两侧由复眼之后至腹部端末,各有一条相当宽的白色纵条纹。雄虫触角超出体长的三分之一,内沿有许多弯曲细刺,自第3节起的各节端部略膨大,内侧突出,以第9节突出最长,呈刺状;柄节及第3节表面皱纹粗糙,雌虫触角较体略长,有较稀疏的小刺,除柄节外,各节末端不显著膨大;复眼下叶之间的额阔,胜于复眼下叶的二分之一宽度,额前缘两侧各有一条横凹,头具细密刻点,额区有粗刻点分布。前胸背板侧刺突细长,尖端略向后变,胸面两侧稍有皱纹。鞘翅基部约四分之一处,分布光滑颗粒,翅面具细刻点,肩上有短刺,外端角钝圆,内端角呈短刺。雄虫前足腿节、胫节下沿粗糙,具齿突,胫节弯曲,跗节第12节外端较尖锐。雄虫腹部末节较横阔,端缘呈弧形,雌虫腹部末节较狭窄,端缘中部微凹缺。

被害植物:油桐、苹果。

分布:河南、陕西、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香港、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老挝,越南。

蒲富基. 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十九册. 鞘翅目: 天牛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1–146.

 

  • 物种名

    橙斑白条天牛

  • 拉丁名

    Batocera davidis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昆虫纲 Insecta

  • 鞘翅目 Coleoptera

  • 天牛科

  • 资源编码

    21131567214

  • 描述

    体长:51-68毫米。体大型,黑褐至黑色,有时鞘翅肩后棕褐,被较稀疏的青棕灰色细毛,体腹面被灰褐色细长毛。触角自第3节起及以下各节为棕红色,基部四节光滑,其余节被灰色绒毛。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对橙黄或乳黄色肾形斑。小盾片密生白毛。每个鞘翅有几个大小不同的近圆形橙黄或乳黄斑纹,有时由于时间过久,斑纹色泽变为白色;每翅大约有五或六个主要斑纹,其排列如下:第1斑位于基部五分之一的中央;第2斑位于第1斑之后近中缝处;第3斑紧靠第2斑位于同一纵行上,有时第3斑消失;第4斑位于中部;第5斑位于端部三分之一处;第6斑位于第5斑至端末的二分之一处;后面三个斑大致排在一纵行上,另外尚有几个不规则小斑点,分布在一些主要斑的周围。体腹面两侧由复眼之后至腹部端末,各有一条相当宽的白色纵条纹。雄虫触角超出体长的三分之一,内沿有许多弯曲细刺,自第3节起的各节端部略膨大,内侧突出,以第9节突出最长,呈刺状;柄节及第3节表面皱纹粗糙,雌虫触角较体略长,有较稀疏的小刺,除柄节外,各节末端不显著膨大;复眼下叶之间的额阔,胜于复眼下叶的二分之一宽度,额前缘两侧各有一条横凹,头具细密刻点,额区有粗刻点分布。前胸背板侧刺突细长,尖端略向后变,胸面两侧稍有皱纹。鞘翅基部约四分之一处,分布光滑颗粒,翅面具细刻点,肩上有短刺,外端角钝圆,内端角呈短刺。雄虫前足腿节、胫节下沿粗糙,具齿突,胫节弯曲,跗节第1、2节外端较尖锐。雄虫腹部末节较横阔,端缘呈弧形,雌虫腹部末节较狭窄,端缘中部微凹缺。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