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天牛专题

华星天牛(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 1771)

2015年10月22日 04:12
华星天牛(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 1771)
华星天牛(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 1771)
华星天牛(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 1771)

体长19.0-39.0毫米。本种是我国最普通最常见的天牛之一。体色漆黑,有时略带金属光泽,具有小白斑点。触角自第3-11节每节基部都有淡蓝色毛环,长短不一,一般占节长的三分之一。头部和体腹面被银灰色和部分蓝灰色的细毛(后者以足上较多),但不形成斑纹。前胸背板无明显毛斑。小盾片一般具不显著的灰色毛,有时较白,间或杂有蓝色。鞘翅具小形白色毛斑,通常每翅约有20个,排列成不整齐的五横行。雌虫触角超出身体1-2节,雄虫超出4-5节。前胸侧刺突粗壮。鞘翅基部颗粒大小不等,一般颇密,约占翅长的四分之一稍弱。

寄主植物:柑桔、苹果、梨、无花果、樱桃、枇杷、花红、柳、白杨、桑、苦楝、柳豆、树豆、洋槐、榆、悬铃木等等。

分布: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香港、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朝鲜,韩国,日本,阿富汗,缅甸,欧洲(入侵)。

陈世骧, 谢蕴贞, 邓国藩. 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一册. 鞘翅目: 天牛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1–120.

 

  • 物种名

    星天牛

  • 拉丁名

    Anoplophora chinensis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昆虫纲 Insecta

  • 鞘翅目 Coleoptera

  • 天牛科

  • 资源编码

    21131567214

  • 描述

    体大、中型,漆黑色,略带金属光泽。头部和腹面被银灰色和蓝灰色细毛,足上多蓝灰色细毛,但均不形成斑纹。触角自第3—11节每节基部有淡蓝色毛环,长短不一, 一般占节长的三分之一。前胸背板无明显毛斑,小盾片一般有不甚显著的灰色毛,有的白色或杂有蓝色。鞘翅具小形白色毛斑,每翅约常有20个,排列成不整齐横行;第一行4 个,2中2侧,位于翅基颗粒区的后部;第二行4个,排列相似于第一行;第三行略斜,共5个,位于鞘翅中部;第四、五行各2、3个,翅末端靠外缘和第三、四行间,各有一个小斑点,肩基部也常有斑点。斑点变异很大,有的行列极不整齐,有的靠中缝处的则消失掉,有的第五行外侧斑点常与翅端斑点合并,以致每翅斑点只剩有15个左右。体长形,雄虫较阔。雄虫触角起出体外4-5节,雌虫超出1-2节,柄节端疤关闭式。茴胸背板中瘤明显,其两倒也有瘤突,侧剌突耝壮。鞘翅基部颗粒大小不等,很密集,靠翅缘比中部顆粒区长,一般约占翅长的四分之一弱,排列整齐处呈2、3条连续粒状降纹,肩下刻点杂布,翅面其余区域较平沿,刻点也细疏。 体长:19 —39毫米;体宽:6 —13.5毫米。 幼虫:体圆简形,乳白色,若熟幼虫长50毫米左右,前胸最宽处10毫米。前胸背板 的“凸”字形锈斑上密布微小刻点,其前方左右各苻一个飞岛形锈色斑.前胸腹板主腹片两侧各有一卵形黄褐色针突区。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