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类群:六足类
物种编码:6IOZ447645
平台号:2111C0002601111007
中名:中穴星坑小蠹
门:节肢动物门
phylum:Arthropoda
纲:昆虫纲
class:Insecta
目:鞘翅目
order:Coleoptera
中文科名:小蠹科
科名:Scolytidae
属名:Pityogenes
种名:chalcographus
作者:Linnaeus
年代:1761
国内分布:黑龙江(带岭)、四川(米亚罗、马尔康);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苏联。
cite2:Linnaeus, 1761 Faun. Suec.: 143.
黄复生等,1984年,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二十九册,鞘翅目 小蠹科:P122-123.
描述:体长1.4-2.3毫米。圆柱形,褐色,少毛,有光泽。眼椭圆形,眼前缘中部无缺刻。触角锤状部正圆形,共3节,触角鞭节4节。雄虫额面上部突起,下部平凹,底面光亮;中隆线不明显,若有若无;额面的刻点微小,突起成粒,均匀散布;额毛细长舒展。雌虫额面正中有一扁圆形陷坑(图95:1),陷坑以下额面微突,底面颜色浅淡,呈黄褐色,上面遍生微毛,茸茸细密,好象天鹅绒,额下外侧和额中陷坑外侧生少许长毛;陷坑上部额面平展,颜色深黑,这里全面散布着圆小的刻点,点心生短毛,疏散下垂。前胸背板长大于宽,长宽比为1.1;瘤区和刻点各占背板长度的一半。瘤区中的颗瘤厚低伏,大小相间;瘤区中的刚毛短小,向后倒伏,簇聚背顶;刻点区平滑光亮,背中线长直宽阔,纵贯点区,中线两侧各有一片无点区;刻点区中的刻点圆小清晰,分布在基缘附近,点心生小毛,纤细微弱。鞘翅长度为前胸背板长度的1.6倍,为两翅合宽的1.7倍;鞘翅基缘横直,侧缘自前向后笔直延伸,在翅后1/4处开始收缩,鞘翅尾端圆钝。小盾片较大,后角圆钝。刻点沟不凹陷,由一列圆形刻点组成,鞘翅前部的刻点深大,后部圆小,在斜面上点小如针刺,点心无毛,或有微毛;沟间部宽阔平坦,无点无毛,偶有一、二长毛,独自竖立,多在翅缝边缘或斜面两侧。鞘翅斜面(如图95:2)的凹沟开始于鞘翅中部以后,直达翅端,凹沟外侧各有三枚小齿,第2齿位于第1、3两齿的正中,或稍偏第3齿;第3齿的下面翅缝边缘上有一小颗粒。雌虫斜面的纵沟较浅弱,三对齿均低平圆钝。
前胃板(图版X:1):板状部端齿有少许副关闭刚毛。雄性外生殖器如图版XIV:7所示。
主要特征:(1)雄虫鞘翅斜面第2齿位于当中;(2)雌虫额中部有一扁椭圆形的凹陷,凹陷下方的额部微突,底面颜色黄褐,呈天鹅绒状。
坑道(图95:3)主要筑于韧皮部中,却也印在边材上;交配室在厚皮内,母坑道3-5条,呈放射状,自交配室向周围伸展;子坑道密集,自母坑道垂直伸出,如同一穴中两条母坑道相互接近时,子坑道只从两母坑道的外侧伸出;蛹室位于韧皮部内。补充营养坑道也在韧皮部内,呈穴状,形不规则,同一穴中常聚集若干成虫,共同取食;成虫在发育坑道或补充营养中越冬。
保护级别:非保护
公约级别:普通
濒危级别:非濒危
资料来源:黄复生等,1984年,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二十九册,鞘翅目小蠹科。科学出版社。
馆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标本馆:IOZ
标本号:987194
性别:-
国家:苏联
资源编码:21131567223
原签产地:Germania Thuring Wald
采集日期:1927.Ⅴ.20
采集人:K.labler
保藏位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保藏状况:良好
保藏方式:针插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鉴定人:B.sokanovskiy
个体数量:1
录入人:赵凯东
联系方式:陈军;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邮编100101;电话:010-64807109;E-mail:chenj@ioz.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