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类群:六足类
物种编码:6IOZ447011
平台号:2111C0002601110998
中名:红松根小蠹
门:节肢动物门
phylum:Arthropoda
纲:昆虫纲
class:Insecta
目:鞘翅目
order:Coleoptera
中文科名:小蠹科
科名:Scolytidae
属名:Hylastes
种名:plumbeus
作者:Blandford
年代:1894
国内分布:黑龙江(带岭、乌敏河)、吉林(公主岭)、辽宁(熊岳);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苏联,芬兰,瑞典。
寄主种类: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红松(Pinus koraiensis)。
cite2:Blandford, 1894 Trans. Ent. Soc. London: 57.
黄复生等,1984年,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二十九册,鞘翅目 小蠹科:P45-46
描述:体长2.5-3.1毫米。黑褐色至黑色,无光泽,有疏少短毛。额部狭长,下半部低平,无中隆线,上半部突起,两眼中间为突起高点;额面的刻点圆大,点心各生一短毛,分布于全额面。前胸背板长宽相等。背板前1/3有横向缢迹,背板底面有网状密印纹,背板的刻点浅大稠密,时常相互通连,成为纵横短沟;背板的茸毛起自刻点中心,一点一毛,短小细弱,均匀散布;背中线突起显著,纵贯板面。鞘翅长度为前胸背板长度的1.9-2.0倍,为两翅合宽的1.7倍。沟中刻点圆形,深大稠密,排成规则的纵列;沟间部狭于刻点沟,中部突起成脊,坎坷不平,从翅基至翅端条脊的形式不变;沟间部的刻点细小不明,点心生黄色短毛,刚劲强直,贴伏于翅面上,从翅基至翅端,疏短整齐,始终不变,在斜面上,刚毛挺立,斜向后方。最后的外露腹板正常,没有性别差异。
前胃板如图版II: 3所示。雄性外生殖器如图版XII: 12;图版XVI: 2所示。
主要特征:(1)前胸背板有横向缢迹,背板底面有网状密纹,上面刻点稠密;(2)鞘翅沟间部狭于刻点沟;沟间部上有短刚毛,从翅基至翅端始终显著。
在黑龙江林区成虫于早春出现,在林内活动,5月下旬开始大量侵入树干,筑坑产卵。母坑道纵向,入口宽阔,长4-5厘米,稍许印入边材内;子坑道毗连交错,方向紊乱,印在韧皮部内。
保护级别:非保护
公约级别:普通
濒危级别:非濒危
资料来源:黄复生等,1984年,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二十九册,鞘翅目小蠹科。科学出版社。
馆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标本馆:IOZ
标本号:987106
性别:-
国家:苏联
资源编码:21131567223
原签产地:(手写俄文签无法录入)
采集人:采集队
保藏位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保藏状况:良好
保藏方式:针插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鉴定人:B.sokanovskiy
鉴定日期:1950
个体数量:1
录入人:赵凯东
联系方式:陈军;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邮编100101;电话:010-64807109;E-mail:chenj@ioz.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