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小蠹专题

近瘤小蠹

2015年06月04日 03:07
近瘤小蠹
近瘤小蠹
近瘤小蠹
近瘤小蠹
所属类群:六足类
物种编码:6IOZ447732
平台号:2111C0002601111014
中名:近瘤小蠹
门:节肢动物门
phylum:Arthropoda
纲:昆虫纲
class:Insecta
目:鞘翅目
order:Coleoptera
中文科名:小蠹科
科名:Scolytidae
属名:Orthotomicus
种名:suturalis
作者:Gyllenhal
年代:1827
国内分布:辽宁、吉林(抚松)、沔县)、四川(南江)、云南;
国外分布:欧洲。
寄主种类:苍山冷杉(Abies delavayi)华山松(Pinus armanidii)、高山松(P. den-sata)、黑松(P. thunbergii)。
cite2:Gyllenhal, 1827 Ins. Suec. 4: 622. 黄复生等,1984年,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二十九册,鞘翅目 小蠹科:P140-141.
描述:体长2.4-3.3毫米。圆柱形,黑褐色,有光泽,多茸毛。额中部隆起(图109),下部口上片以上横向凹陷,额底面平滑光亮,刻点在中部隆起处较粗大稀疏,有时突起成粒,有时下陷为点,点粒不定,在额下部凹陷处刻点圆小,全部突成小粒,分布稠密;茸毛褐色,竖立,分布疏少。前胸背板长大于宽,长宽比为1.1;瘤区和刻点各占背板长度的一半,两区的过渡界线不明;瘤区的颗瘤近似半圆,前平后弧,均匀密布。刻点区表面平滑,刻点圆大深陷,粒粒清晰,稠密均匀地普遍分布,有空白无点的背中线,长直宽阔,平滑光亮;背板上茸毛细弱,长短参差不齐,长毛分布在背板前半部和背板两侧,短毛分布在背板后半部刻点区,长、短茸毛齐从外围伏向背顶。鞘翅长为前胸背板长度的1.5倍,为两翅合宽的1.8倍。刻点略凹陷,沟中刻点圆大,相距紧密,连成笔直的纵线;沟间部狭窄平坦,刻点较浅小,同样排成纵列;鞘翅的茸毛甚多,起自刻点中心;沟中的毛短小倒伏;沟间的毛长而竖立,它们交替排列,纵贯翅面前后。翅盘开始于翅长的后部1/4处,翅盘倾斜,纵向椭圆,盘面凹陷较浅,盘底翅缝较低平,盘面的刻点集中在翅缝两侧,成为稠密的纵列,其余部分刻点浅弱,分布疏少,盘面的刻点中心生短毛,直向下垂;翅盘边缘两侧各有三齿,第1对齿间的横向距离大于第1与第2齿间的纵向距离,第3齿位于翅盘下部的1/3至1/4处,成对的齿位置靠近,故而得名;在第2齿与第3齿之间,翅盘边缘上还有2-3枚小钝瘤,翅盘下缘平滑微突,没有折曲的棱角;雌虫翅盘两侧同样各有三齿,但较雄虫的齿微弱圆钝。   前胃板(图版III:7;图版X:6):板状部长度占前胃板全长的1/3;关闭刚毛的长度超过咀嚼刷长的一半。雄性外生殖器(图版XV:3):旋丝为双股扭丝,它的长度为阳茎长度的1.6倍;中突长度为阳茎长度的1.2倍;腹针长于阳茎。整个雄性外生殖器各部均较粗大。   主要特征:(1)额底面平滑光亮;(2)前胸背板和鞘翅多毛;(3)翅盘两侧各有三齿,成对的齿间距离较近。   坑道筑于皮层中,如火烧木段树皮已受损伤或枝条雨十分细小,坑道便印入边材。侵入孔一直通向交配室;母坑道复纵坑,3-7条,长3厘米以上;子坑道稠密交错,长而折曲;蛹室多筑于皮层中;补充营养坑道弯曲,常为半圆形隧道,有时相互连接。本种也能利用它种小蠹的现成坑道:如本属的其它种类或齿小蠹属、切梢小蠹属等种类的坑道。
保护级别:非保护
公约级别:普通
濒危级别:非濒危
资料来源:黄复生等,1984年,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二十九册,鞘翅目小蠹科。科学出版社。
馆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标本馆:IOZ
标本号:987238
性别:-
国家:苏联
资源编码:21131567223
原签产地:(手写俄文签无法录入)
采集人:B.Sokanovskiy
保藏位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保藏状况:良好
保藏方式:针插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鉴定人:B.sokanovskiy
个体数量:1
录入人:赵凯东
联系方式:陈军;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邮编100101;电话:010-64807109;E-mail:chenj@ioz.ac.cn
  • 物种名

    近瘤小蠹

  • 拉丁名

    Orthotomicus suturalis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昆虫纲 Insecta

  • 鞘翅目 Coleoptera

  • 小蠹科 Scolytidae

  • 资源编码

    21131567223

  • 描述

    体长2.4-3.3毫米。圆柱形,黑褐色,有光泽,多茸毛。额中部隆起,下部口上片以上横向凹陷,额底面平滑光亮,刻点在中部隆起处较粗大稀疏,有时突起成粒,有时下馅为点,点粒不定,在额下部凹陷处刻点圆小,全部变成小粒,分布稠密;茸毛褐色,竖立,分布疏少。前胸背板长大于宽,长宽比为1.1;瘤区和刻点区各占背板长度的一半,两区的过渡界线不明;瘤区的颗瘤近似半圆,前平后弧,均匀密布。刻点区的表面平滑;刻点圆大深陷,粒粒清晰,稠密均匀地普遍分布,有空白无点的背中线,长直宽阔;平滑光亮;背板上的茸毛细弱,长短参差不齐;长毛分布在背板前半部和背板两侧,短毛分布在背板后半部的刻点区,长短茸毛齐从外围伏向背顶,鞘翅长度为前胸背板长度的1.5倍,为两翅合宽的1.8倍。刻点沟略凹陷,沟中刻点圆大,相距紧密,连成笔直的纵线;沟间部狭窄平坦,刻点较浅小,同样排成纵列;鞘翅的茸毛甚多,起自刻点中心;沟中的毛短小倒伏;沟间的毛长而竖立,它们交替排列,纵贯翅面前后。翅盘开始于翅长的后部1/4处,翅盘倾斜,纵向椭圆,盘面凹陷较浅,盘底翅缝较低平,盘面的刻点集中在翅缝两侧,成为稠密的纵列,其余部分刻点浅弱,分布疏少,盘面的刻点中心生短毛,直向下垂;翅盘边缘两侧各有三齿,第1对齿间的横向距离大于第1与第2齿间的纵向距离,第3齿位于翅盘下部的l/3至1/4处,成对的齿位置靠近,故而得名;在第2齿与第3齿之间,翅盘边缘上还有2-3枚小钝瘤,翅盘下缘平滑微突,没有折曲的棱角;雌虫翅盘两侧同样各有三齿,但较雄虫的齿微弱圆钝。 主要特征:(1)额底面平滑光亮;(2)前胸背板和鞘翅多毛;(3)翅盘边缘两侧各有三齿,成对的齿间距离较近。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西松大小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