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大鸨

2017年02月14日 08:23
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Aves
纲:鸟纲
order:Gruiformes
目:鹤形目
科名:Otididae
中文科名:鸨科
属名:Otis
种名:tarda
中名:大鸨
亚种名:tarda
描述:成鸟:大致与普通亚种 O.tarda dybowskii 相同,但头和颈的灰色较暗,翅上的灰色较少。外侧大覆羽黑灰,内侧黑色中覆羽白色小覆羽、肩羽和三级飞羽与背同色(高行宜等,2000)。普通亚种上体黑色条纹较粗,外侧尾羽有更多白色。
量衡度 (mm,g据高行宜等,2000)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长 尾长 跗蹠
♂ 6700 1020 52 550 270 140
国内分布:国内仅在新疆有分布,见于喀什、塔城、克拉玛依、布尔津、阿尔泰、福海、青河、博乐、赛里木湖、尼勒克、察布查尔、昭苏、伊犁河流域、乌鲁木齐、准噶尔盆地、北塔山、奇台、木垒、天山、吐鲁番盆地、新和(夏候鸟)(马鸣,2001)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在伊比利亚半岛、摩洛哥、土耳其、中欧和东南欧,向东到中西伯利亚的额尔齐斯河,多为留鸟。
资料来源:王岐山.马鸣.高育仁, 2006. 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Otis_tarda_tarda.pdf
  • 物种名

    大鸨

  • 拉丁名

    Otis tard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鸟纲 Aves

  • 鹤形目 Gruiformes

  • 鸨科 Ot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3122

  • 描述

    王岐山:2006: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大型地栖鸟类,全长雄鸟约1 000 mm,雌鸟约800 mm,颈粗直,腿强健。雄鸟的头、颈及前胸灰色,其余下体栗棕色,密布宽阔的黑色横斑。下体灰白色,颏下有细长向两侧伸出的须状纤羽。雌雄鸟的两翅覆羽均为白色,在翅上形成大的白斑,飞翔时十分明显。雌鸟体形小,只有雄鸟的一半大,且上体棕色较雄鸟为浅,无须状羽。 形态 (依据安徽大学收自霍丘县的标本) 成鸟:两性体形和羽色相似,但雌鸟较小。繁殖期的雄鸟前颈及上胸呈蓝灰色,头顶中央从嘴基到枕部有一黑褐色纵纹,颏、喉及嘴角有细长的白色纤羽,在喉侧向外突出如须,长达10—12 cm。颏和上喉灰白色沾淡锈色。后颈基部栗棕色,上体栗棕色满布黑色粗横斑和黑色虫蠹状细横斑。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褐色,具白色羽基;大覆羽和大部分三级飞羽白色,中覆羽和小覆羽灰色,具白色端斑。前胸两侧具宽阔的栗棕色横带,下体余部白色。中央尾羽栗棕色,先端白色,具稀疏黑色横斑;尾羽的白色部分向两侧依次扩展,最外侧尾羽几乎全为纯白色,仅具黑色端斑。雄鸟在非繁殖期须状羽较短,前胸栗色横带不明显,颏下须状羽消失。雌鸟体型较雄鸟为小,下颈无橙栗色带斑,喉部无须状羽。 幼鸟:与雌鸟相似,但颜色较淡,头和颈有较多的皮黄色,翅的白色部分多有黑色斑纹,大覆羽有许多棕色斑点。 虹膜暗褐色,嘴铅灰色,端部黑色;腿和趾灰褐色或绿褐色,爪黑色。 量衡度 (mm,g;据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1992;蔡其侃,1987;王香亭,1991;田秀华等,2001) 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 6 800 980 40 594 258 165 ♂ 10 250 990 50 600 270 170 ♂ 8 750 990 46.5 610 230 157 ♂ 一 910 48 580 230 148 ♀ 3 000 760 38 480 230 115 ♀ 3 000 760 42 460 220 145 ♀ 3 000 770 44 450 220 140 ♀ 2 850 740 42 460 210 140 王岐山:2006:生物学描述 大鸨是典型的草原鸟类。在新疆的栖息地是草原和荒漠草原,并常在农田中活动;在内蒙古和黑龙江栖息在干草原、稀树草原和半荒漠地带,常在农田附近觅食,迁徙途经乌梁素海时,常在湖泊周围牧场和远离居民点的农田中活动。在越冬地大鸨主要栖息在人烟稀少的麦田、荒草地、开阔的河漫滩、枯水期露出水面的湖滩周围和草洲一带。性耐寒、机警,很难靠近,善奔走、不鸣叫,非迁徙时的飞行高度不超过200m。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集群活动,形成由同性别和同年龄个体组成的群体;在同一社群中,雌群和雄群相隔一定的距离。杂食性,食物以植物为主,也吃无脊椎动物,偶尔吃脊椎动物;幼鸟主要吃昆虫,随年龄增长和季节变化植物性食物逐渐增多。据在黑龙江西部剖胃检验发现,3—4月主要在农田附近活动,取食散落在地上的种子,如大豆、玉米、高粱等,也采食一些野生植物的种子,如苍子等;5—6月主要采食一些豆科、菊科植物的花序和生长点,也取食一些嫩草芽、麦苗和昆虫;7—9月食物中昆虫的比例增大,主要是一些直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如蝗虫、金龟子、蜻蜓和一些蛾类幼虫,也有一些小蛙、小虾、小鱼等,还有部分嫩芽;10月份大鸨开始集群,又回到农田附近采食一些谷物和植物种子(李林,1989)。在吉林西部白城地区6月份剖胃检验1只雌鸟,发现胃内鞘翅目昆虫最多,也有鳞翅目幼虫和嫩草(程光潮等,1959)。在江西鄱阳湖对越冬大鸨的粪便分析鉴定,发现主要成分为薹草、藜蒿及其他嫩草、籽实、昆虫和小螺等(丁铁明,1988)。 大鸨的性比不平衡,雌雄性比约为2.5:1,雌鸟4岁性成熟,雄鸟5岁性成熟。交配体系为多配和混配。多配体系为1雄多雌,雌鸟多为5—7只,雌鸟有社会等级。混配体系为每只雌鸟和1只以上的雄鸟交配,混配体系较为常见。4月中旬开始繁殖,求偶时,雄鸟竖起尾羽并向背折叠,以露出白色的尾下覆羽,然后喉囊膨胀,颏下须状羽竖起直至眼下,双翅向后下方伸展,腕关节拖地,露出白色的内则次级覆羽并围绕雌鸟转圈。当雌鸟蹲下后,雄鸟跳到雌鸟背上,尾部下压完成交配。交配完成后雌鸟离开,寻找长有低草和低作物的地面营巢。巢只是在地面上挖一浅坑,无巢材或把原处的草踩倒用作铺垫。在内蒙古兴安盟草原测量10个巢的直径为304 mm×310 mm,巢深41.5mm(田秀华等,2001)。巢址选择和营巢全由雌鸟承担。每年产1窝卵,通常在5月上旬至6月产卵,卵若丢失能再补产,每窝2枚,少有3枚或4枚,产卵间隔1—2天,卵光滑、有光泽,呈暗绿色或橄榄色,有浅褐色或深褐色斑点。测量45枚卵的大小为77.4 mm×55.5 mm,卵重103.5 g(田秀华等,2001)。当产下第1枚、第2枚或最后1枚卵后,由雌鸟开始孵卵,孵化期31—32天,卵出壳不同步。雏鸟为早成鸟,出壳不久即可离巢,由雌鸟照顾和喂食,30—35日龄长出飞羽,第1年冬独立生活。 大鸨指名亚种是留鸟,但普通亚种有迁徙行为,在黑龙江省通常3月迁来繁殖,10月底开始南迁,11月底到达越冬地。在迁徙季节,内蒙古中部和北戴河都能见到大群。在北戴河秋季观察南迁大鸨的数量为:1986年10月19日一11月18日425只,最大迁飞群体为26只;1987年10月19日一11月24日203只;1988年10月8日一11月18日62只;1989年10月15日一11月14日308只;1990年10月24日一11月14日154只(Williams et al.,1992)。世界上大鸨的数量估计有31 000—37 000只,但其数量已在逐年减少,IUCN(2000)受威胁等级列为易危,CITES公约列为附录Ⅱ,中国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的大鸨数量缺少全面的调查统计,有人估计在新疆繁殖指名亚种的数量不少于2 000—3 000只(高行宜等,1994,2000),但普通亚种的处境却十分险恶,近几年来其种群数量已非常稀少,例如:江西鄱阳湖1982—1986年每年越冬大鸨总数为340—400只(丁铁明,1988),但1998年冬仅有13只;安徽升金湖1986年冬有120只,进入20世纪90年代每年仅见到几只,1998年见到3只;江苏高邮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多达200余只(晏安厚,1982),由于工业开发、修建公路等,1998年冬作者调查时已经绝迹;江苏泗洪县城头自然保护区于1987年12月有外宾考察时,一次就见到38只大鸨,现在这一保护区已变成乡镇集市,保护区早已不复存在。然而,也有人报道于1999年12月在陕西渭南市渭河防洪堤内的河漫滩,见到在此越冬的大鸨,最大一群为240只(金国昌,2000),由此估计大鸨普通亚种的数量可能不会超过1 000只。大鸨受到的威胁,主要是开垦草原、过度放牧、非法猎捕、围湖造田以及杀虫剂和农药污染所致。 王岐山:2006:分类讨论 亚种分化 大鸨有2个亚种,即指名亚种 O.tarda tarda 和普通亚种(东方亚种)O.tarda dybowskii,中国均有分布。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苏州长斑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