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Arthropoda
门:节肢动物门
class:Malacostraca
纲:软甲纲
order:Amphipoda
目:端足目
科名:Ischyroceridae
中文科名:壮角钩虾科
属名:Rhinoecetes
种名:robustus
中名:强壮喙管栖蜚
描述:形态描述 体躯细长,圆筒状。头部额角长而尖突,背表面压低,眼叶前突而钝,触角窝较深,眼小,居于眼叶突出内。胸部节光滑,底节板较小,彼此不覆盖,边缘光滑,不具锯齿,具浓密长刚毛,第4底节板不具后叶。第1、2腹节后腹角圆,具腹缘长刚毛,第3腹节后腹角圆。第4—6腹节分离,第5腹节较短,末缘覆盖尾节的基部,第6腹节处于尾节之下。尾节完全,圆方形或半圆形,长度短于宽度,雄体者末缘平截,中间具浅的缺刻,而雌体者末端圆拱,两侧各具1棘刺状圆斑,缘刚毛有或无。
第1触角较细短,具长而密的刚毛。柄长于鞭,第3柄节略短于第1柄节,第2柄节略长于第1柄节,雌体第1柄节基部略宽鞭8或9节,无副鞭。第2触角强壮,具浓密刚毛。第3柄节短而粗壮,第4柄节最长,雄性者相当于第3柄节长度的2倍,第5柄节短于第4柄节鞭4节,第1鞭节最长,腹缘具6或7刺,第2鞭节腹缘中间具1刺,末端具3腹刺,第3鞭节末端具2腹刺,其余两鞭节很短小。
上唇前缘具凹刻,口上板背中间具1圆锥状突出。大颚切齿和动颚片具小齿,刺排4或5刺,臼齿发达,研磨状,触须2节,具长而浓密刚毛,第2节短小,末端刚毛常多于l根。下唇具内叶,外叶峰具细短毛,侧角细长。小颚内板小,呈三角形,光裸无刚毛,外板顶端具6或7齿刺。第2小颚两板较宽短,内板前缘具浓密刚毛,外板顶端具刚毛。颚足内板顶端具3壮刺,外板前缘具舌状刺,触须4节,第4节末端具1刺。
第1腮足简单,较细长,底节板三角形,前突,边缘具浓密刚毛基节末部略宽,腕节与掌节几乎等长,腹缘具浓密刚毛,掌节无掌缘,背腹缘都具浓密刚毛,腹缘具3或4刺指节较强壮,腹缘呈锯齿状。第2腮足亚螯状,较强壮,底节板三角形,具浓密刚毛基节末部较宽,背缘具凹沟座节、长节较短腕节三角形,腹末端前延,具1刺掌节较宽,三角形,腹缘内凹,背腹缘都具长刚毛,掌缘凹,掌角突出,具2刺指节较强壮,腹缘呈锯齿状。
第3、4步足几乎同形,简单,底节板小基节卵圆,较宽阔,末部紧缩座节短小长节末部扩展,背、腹角突出,具细长刚毛腕节短小掌节呈小的卵圆三角形指节爪状。
第5、6步足几乎同形,底节板具略发达的前叶和浓密刚毛,后叶较小基节较宽座节较短长节较长而强壮,末部较粗腕节卵圆,末腹面具小棘刺掌节细长指节小,背缘具1附加齿。第7步足底节板为半圆形基节较宽阔,几乎为长方形,后腹叶略突出,背腹缘具长而密的羽状刚毛长节略长于座节腕节略长于长节掌节最长,具长刚毛指节爪状,背末部具1附加齿。
第1尾肢双肢,分肢不等,柄较粗壮,无末腹刺,侧缘具小刺,外末端具1丛长刚毛外肢强壮,短于柄,外缘具1排小刺,顶端2刺较强壮内肢短,窄三角形,外缘具小刺排,但雌体者外缘无小刺排,内缘无刺。第2尾肢单肢,柄长而强壮,末端外侧具刚毛,分肢短于柄,稍窄长,末端具1刺。第3尾肢单肢,柄宽阔,圆三角形,内末端具短刚毛,分肢短小,圆,末端具1丛长刚毛。
本种为中国海首次记录。
国内分布:北黄海(中国近岸)
国外分布:澳大利亚。
资料来源:任先秋, 2012. 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四十三卷 甲壳动物亚门 端足目 钩虾亚目(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
Rhinoecetes_robustu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