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朱氏粗螯蛛

2017年02月13日 10:48
phylum:Arthropoda
门:节肢动物门
class:Arachnida
纲:蛛形纲
order:Araneae
目:蜘蛛目
科名:Tetragnathidae
中文科名:肖蛸科
属名:Pachygnatha
种名:zhui
中名:朱氏粗螯蛛
描述:
正模体长5.02:头胸部长2.16,宽1.75腹部长3.33,宽2.61。背甲黄褐色,中央在眼区至中窝之间纵向排列2个三角形褐色斑,两侧缘具很宽的褐色边,头部中央的两侧具褐色的月形斑。颈沟明显,浅褐色。中窝纵向,暗褐色。两眼列均后凹,后眼列宽于前眼列。前中侧眼间距大于前中眼间距(0.18:0.10)后中眼间距等于后中侧眼间距(0.18:0.18)前、后侧眼相接。中眼域长0.33,前边宽0.33,后边宽0.38。前中眼>前侧眼=后中眼=后侧眼(0.13:0.10:0.10:0.10)。额高0.18,大于前中眼的直径。螯肢黄褐色,前齿堤有3枚大齿后齿堤有4枚小齿。下唇、颚叶和胸板黄褐色。胸板不与背甲相连接。步足黄褐色,与本属其他成员相似,无深色的环带。无刺和大的



刚毛,仅膝节的顶端具1根非常细弱的刚毛。腿节Ⅰ、Ⅱ和Ⅳ各具3根听毛胫节具2列6~10根听毛后跗节在远端约1/3处各具1根听毛。跗节器位于跗节远端约1/3处。步足测量:Ⅰ 7.91(2.29十2.88十1.80十0.94), Ⅱ7.29(2.07十2.70十1.62十0.90), Ⅲ4.23 (1.26十1.53十0.90十0.54), Ⅳ6.48 (1.89十2.34十1.44十0.81)。足式:1,2,4,3。腹部卵圆形,背面中央和两侧均有银白色鳞斑。背面具一大型浅黑色叶状斑。腹部两侧的下半部有一些不规则的浅黑褐色条纹。腹部的腹面具一大的“U”字形银白色斑,“U”字形斑的内侧和外侧呈黄褐色。生殖孔和书肺孔之间的距离约等于生殖孔的宽,纳精囊1对,近似肾形。
雄蛛体长3.87~4.14。一雄蛛体长4.14:头胸部长1.98,宽1.62腹部长2.34,宽1.75。背甲和腹部的颜色、斑纹以及眼的排列与雌蛛相似。螯肢较雌蛛的大,长于头胸部长度之半,具一大的婚距前齿堤有3齿,第1齿靠近螯牙的基部,第2、3齿远离第1齿,第2齿最小后齿堤有4齿,第1齿在螯牙的基部,第2齿位于第1齿与第3齿的中间。触肢和步足测量:触肢2.82(1.02十0.34十0.37十1.09)步足Ⅰ 8.59(2.43十3.15十1.98十1.03), Ⅱ7.83 (2.25十2.88十1.80十0.90), Ⅲ 4.49 (1.35十1.62+0.94十0.58),Ⅳ6.75(1.98+2.43+1.53+0.81)。足式同雌蛛。触肢器的盾板亚球形,精导管呈“S”形,插入器较宽,其顶端与引导器的顶端呈钳状,副跗舟较宽,远端半部呈指状。

鉴别特征:本新种与克氏粗螯蛛 P.clercki和德氏粗螯蛛 P.degeeri关系较近,但雌蛛背甲无小圆坑,而不同于德氏粗螯蛛 P.degeeri。本种雌蛛纳精囊中部内侧无三角形结构螯肢后齿堤的第1齿与第2齿的间距较宽雄蛛触肢器的引导器末端呈钳形,副跗舟近端半部较远端半部宽,而与克氏粗螯蛛 P.clercki不同。

国内分布:吉林(长白山)
资料来源:朱明生、宋大祥、张俊霞, 2003. 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三十五卷 蛛形纲 蜘蛛目 肖蛸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df下载地址:Pachygnatha_zhui.pdf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

上一篇:点缘拟猬盲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