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白姑鱼 Argyrosomus argentatus

物种信息

  • 物种名

    白姑鱼

  • 拉丁名

    Argyrosomus argentatu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鱼纲 Pisces

  • 鲈形目 Perciformes

  • 石首鱼科 Sciaen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9322

  • 描述

    白姑鱼,(拉丁名:Argyrosomus argentatus Houttuyn,英文名: white croaker)为石首鱼科白姑鱼属的鱼类。俗名:白米鱼、鰃仔鱼、白梅、白姑子、沙卫口。白姑鱼口前位,斜形。上颌外行与下颌内行牙较大。无须。颏部有3对小孔。鳃孔大。头体蒙栉鳞,背,臀鳍有一行鳞鞘。二背鳍间有一深凹。第二臀鳍棘约等于眼径。胸鳍侧位。腹鳍胸位。尾鳍短楔状。背侧淡灰,下侧银白。第一背鳍黄灰。后背鳍有一白纵纹,偶鳍淡黄,尾鳍灰黄。为中下层海鱼。生殖期聚群向近岸洄游。是无毒,经济型食用鱼。体延长,侧扁,背、腹缘略呈弧形。头钝尖,口裂大,端位,倾斜,吻不突出,上颌等于下颌,上颌骨后缘达瞳孔之后;上颌最外列齿扩大为犭齿,内列齿细小呈绒毛状,前端中央无齿,左右侧齿中断不连续,下颌内列齿扩大为犭齿,左右侧齿连续不中断; 吻缘孔5个,中央缘孔为半圆形的侧裂孔,内、外侧缘孔沿吻缘叶侧裂,吻缘叶完整不被分割;吻上孔3个,孔小呈弧形排列;颏孔6个,中央4孔在颐缝合处呈梯形排列,前2孔距离较短。鼻孔2个,卵圆形后鼻孔约为圆形前鼻孔的两倍大。 眼眶下缘达前上颌骨顶端水平线。前鳃盖后缘具锯齿缘,鳃盖具2扁棘;具拟鳃;鳃耙细长,最长者为鳃丝的1.5倍。吻端、眼周围及颊部被圆鳞,余被栉鳞,背鳍软条部和臀鳍基有一列鞘鳞,尾鳍基部有小圆鳞。耳石为白姑鱼型,即叁角形,腹面蝌蚪形印迹之「尾区」呈「T」字型,末端仅弯向耳石外缘。胸鳍基上缘点在背、腹鳍基起点前,位鳃盖末端下方,背鳍基和腹鳍基起点相对;尾鳍楔形;第二臀鳍棘略短于眼径。腹腔膜黑色,胃为卜字形,肠为2次回绕型,幽门垂11-12个,鳔为白姑鱼型,附枝24-27对,仅有腹分枝,第二对以后呈翼形开展。体侧上半部紫褐色,下半部银白色;背鳍褐色,软条部中间有一银白带;尾鳍黑色;臀鳍无色;腹鳍和胸鳍无色。口腔白色。鳃腔黑色。鳃盖青紫色。

平台号 馆名 标本号 资源编码
2121CX001400002136 大连海洋大学鱼类标本馆 AA20021 21131119322
2121CX001400002135 大连海洋大学鱼类标本馆 AA20020 21131119322
2121CX001400002134 大连海洋大学鱼类标本馆 AA20019 21131119322
2121CX001400002133 大连海洋大学鱼类标本馆 AA20018 21131119322
2121CX001400002132 大连海洋大学鱼类标本馆 AA20017 21131119322
2121CX001400002131 大连海洋大学鱼类标本馆 AA20016 21131119322
共18条信息 共3页 每页显示6条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