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尾石龙子

缩略图

  • 物种名

    蓝尾石龙子

  • 拉丁名

    Eumeces elegans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两栖纲 Amphibia

  • 有尾目 Caudata

  • 石龙子科 Scincidae

  • 资源编码

    21131115131

  • 描述

    鉴别特征 有上鼻鳞;无后鼻鳞;后颏鳞1枚;颈鳞1对;股后有一团大鳞;成体褐色侧纵纹显著;幼体背面5条浅黄色纵纹,尾末端蓝色。 形态 雄性头体长62.7-91mm,尾长81-132mm;雌性头体长60.5-82mm,尾长87-153mm。雄性最大全长(90+161)mm,(CIB64I5238);雌性最大全长(82+153)mm(CIB64I5130)。 吻高,从背面观稍窄,能见到大部分;吻长与眼耳间距相等;上鼻鳞中等大,在吻鳞之后彼此相接;额鼻鳞宽大,不与吻鳞相接,一般与额鳞相接;前额鳞比额鼻鳞小,彼此分离(CIB64I5151/64I5212相接),与两枚颊鳞相接,和额鼻鳞相接构成较宽的缝沟;额鳞长度大于额顶鳞与间顶鳞之和,并显著长于它到吻端的距离,前部略宽,与3枚眶上鳞相接;额顶鳞长大于宽,或长宽相等,构成之中缝沟等于它长度的一半;间顶鳞比额顶鳞小,后部窄,将顶鳞分隔,直与颈部鳞相接;顶鳞大,最宽处约为长度的3/4。颈鳞1对(CIB74I5111颈鳞2对,另有5号标本左侧2枚,1号标本右侧2枚)。 鼻孔位于单枚鼻鳞的前部;无后鼻鳞;前颊鳞宽不大于高的2倍,略高于后颊鳞,一般高为长的3/4,与上鼻鳞、额鳞和两枚唇鳞相接;后颊鳞五边形,长宽约相等,与第2和第3枚唇鳞相接;上睫鳞6-8枚,前部鳞比后部鳞略大3倍,中间4枚眼脸鳞直接与上睫鳞相接;眶上鳞4枚,第2枚最大,前3枚与额鳞相接;一枚小的眶前鳞;2枚眶后鳞;眶前下鳞2枚;眶后下鳞4枚;颞鳞1+2,第1枚颞鳞大,长方形,边缘与两枚第二列颞鳞相接;第二列上颞鳞大,近于三角形,顶端向前,其后的两枚大小相等的鳞片,垂直排列,与颈部大鳞相接;第二列下颞鳞长方形,上下缘几平行。上唇鳞7枚,第1枚比它紧接的3枚鳞略高大,第7枚唇鳞最大,和耳孔间隔1行小鳞;下唇鳞7枚,第6枚最大;颏鳞大,显著大于吻鳞;后颏鳞1枚;颔片3对(贵州雷山雄雌各一右侧2枚,1雌左侧2枚),前对最小,第3对最大,后接一枚窄长鳞片。耳孔卵圆形,宽约为眼径1/2,前缘有2或3枚瓣突,耳孔周围约有鳞20枚;鼓膜深陷;耳后颈部一周约有鳞32-36枚。体鳞平滑,覆瓦状排列,背中段鳞行略大于相邻侧鳞;环体中段鳞26-28行(5号标本为24行);肛前鳞8枚,中间一对特大,外侧鳞小,部分重叠于内侧;肛后鳞强烈起棱;肛部两侧各有一棱鳞,雄性尤为明显。尾长不到头体长的1.5倍,尾基部一周约有鳞15枚,尾下面正中一行鳞横向扩大,约有105枚。四肢贴体相向时,指趾不遇,或恰相遇,或超越;前肢前伸时,指端可达眼;前肢基部一周约有鳞15枚,腕外侧粒鳞显著,紧邻2或3枚小鳞片;掌部有4枚大小不等的粒鳞;每指基部皮瓣扩大加厚;后肢基部一周有鳞18枚;股部后方有一团不规则排列的3-4行大鳞;膝部有两对垫状粒鳞;指趾侧扁,具爪,基部鳞片密集,第Ⅳ趾趾下瓣一般为16-18枚;亦有16-21枚(林俊义等,1990);或10-17枚(陈壁辉等,1991)。生活时成体雄性背面棕黑色,有5条浅黄色纵纹。雌性成体背面色深暗,5条纵纹尤为显著;正中一条浅纵线纹,在间顶鳞部分叉向前沿额鳞两侧到吻部,向后延伸到尾背的1/2处;两条背侧浅纵线,从前额鳞或上睫鳞起,自眼上方,经顶鳞外缘沿背侧第3行鳞片向后延至尾部2/3以上;体侧两条浅纵线从第7枚唇鳞起经耳孔上方沿体侧第6、7行鳞延伸至胯部;体侧线下缘有一较宽的深褐色带状纹,向腹部渐浅,融入腹面浅灰色。雌雄老年个体背面橄榄棕色,浅色纵纹甚浅或消失,特别是雄性,但褐色侧纹一般很明显。面颊红色斑与体侧红色隐约贯穿,形成2条红色纵线。雄性体侧及泄殖腔部分有不显著的分散的紫红色斑,繁殖期体较长;雌性无此斑,繁殖期腹部膨大。 幼体背面棕黑色,具5条浅铜褐色纵线纹,有金属光泽,背面3条向后达尾1/3处,逐渐不清晰,到后部1/2处消失。体侧浅铜褐色纵线纹延至胯部。躯体腹面灰白到黄白色。尾自基部向末端背面棕黑渐深而鲜明,后端几呈纯蓝色。四肢背面黑褐,腹面灰白色。液浸标本。无金属光泽,蓝色消失,但浅纵线亦清晰。

鉴定/评论

选择评论分类: